某城市桥梁工程跨越既有外环道路,桥梁最大跨度35m,桥下净空18m。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

题目
判断题
某城市桥梁工程跨越既有外环道路,桥梁最大跨度35m,桥下净空18m。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施工过程中首批基桩的低应变检测报告出现断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显示:导管埋深在0.8~1.0m之间。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采用支撑间距较大的门洞支架,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在类似工程经验基础上对支架性能进行了验算,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技术交底。 该工程针对门洞式支架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应采用书面形式和现场讲授形式。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桥梁工程的基本组成,描述错误的是()

A.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等四大部分组成

B.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

C.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设置的传力装置

D.下部结构包括桥墩和基础

答案:D
解析:
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是支撑桥跨结构并将恒载和车辆等活载传至地基的建筑物。它还需承受地震、水流、船舶、车辆等冲击和撞击,并与路堤相衔接,以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滑坡和坍落。

第2题:

某城市桥梁工程跨越既有外环道路,桥梁最大跨度35m,桥底净空18m。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过程中首批基桩的低应变检测报告出现断桩,检查过程中发现:未见浇筑桩施工技术交底文件,只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口头交底记录。水下混凝土浇筑检查记录显示:导管埋深在0.8~1.0m之间,浇筑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采用支撑间距较大的门洞支架,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在类似工程经验基础上对支架强度、刚度进行验算。为保证施工进度,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拟投入使用。【问题】1.指出项目技术交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正确做法。2.分析断桩原因,并指正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错误之处。3.专项施工方案还应补充哪些验算还应注意哪些事项4.施工单位在张拉设备的使用上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口头交底不符合规定。正确做法:技术交底应有书面交底记录,并应办理签字手续,随施工及时归档。2.断桩浇筑的错误之处:首先是导管埋设保持在0.8~1.0m不符合要求,其次是导管提升与灌注配合不当;最后是桩身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离开现场是不正确的,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的规定:导管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并经常测探井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3.专项施工方案还应补充对支架稳定性的验算,本工程支架较高必须注意支架的稳定性,门洞支架宽度还应满足交通管理的规定。4.不正确。因为张拉机具必须与锚具配套使用,新购设备应在进场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查和校验。

第3题:

桥梁施工中,有些施工顺序不受固定顺序的限制是指如( )。

A.钻孔灌注桩和桥墩的施工顺序
B.上部结构预制与下部结构施工顺序
C.整个桥梁施工是从一岸向另一岸推进,还是从两岸向中间推进
D.先施工水中基础还是先施工岸边基础或两者同时进行
E.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与混冱土浇筑

答案:B,C,D
解析:
上部结构预制与下部结构施工顺序、整个桥梁施工是从一岸向另一岸推进,还是从两岸向中间推进、先施工水中基础还是先施工岸边基础或两者同时进行等施工顺序不受固定顺序的限制。

第4题:

桥台为桥梁的()。

  • A、上部结构
  • B、中部结构
  • C、下部结构
  • D、基础结构

正确答案:C

第5题:

某高层建筑住宅,共30层。基础为钻孔灌注桩上板式承台,灌注桩直径800 mm桩长56 m,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现进行基础施工,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试写出基础施工工艺流程,说明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分项工程容易产生哪些主要质量通病,如何预防。


正确答案: 1、基础施工顺序:放桩位线→埋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放钢筋笼→水下浇筑混凝土→放基坑
线→基坑支撑→基坑降水→基坑开挖→验桩验槽→做垫层→绑扎基础钢筋→支模→浇底板混凝土→绑扎基础墙钢筋→支墙模→浇墙板混凝土→回填土
2、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容易的质量通病:桩孔偏位、塌孔、夹渣夹泥、断桩、颈缩等。
3、施工预防措施:
桩孔偏位-校正护筒位置,防止钻杆偏斜;塌孔-加大泥浆比重,塌孔严重时填孔重钻;
夹渣夹泥、断桩-做好清孔和水下灌注混凝土防止夹渣夹泥。基坑开挖时注意对桩的保护,人工挖土;颈缩-加大泥浆比重,提升钻杆在颈缩处重钻一次。

第6题:

某城市环路立交桥总长8km,其中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反循环钻机成孔。跨越主干道部位设计采用钢一混组合梁,跨径52m,分为3个吊装段进行现场拼装。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根(批)在浇筑地点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 )组。

A.1
B.2
C.3
D.5

答案:B
解析: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验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根(批)在浇筑地点制作混凝土试件不得少于2组。

第7题:

甲公司中标跨河桥梁工程,工程规划桥梁建成后河道保持通航,要求桥下净空高度不低于10m。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桩接柱的形式,下图为桥梁下部结构横断面示意图。

工程施工方案有如下要求:
(1)因桥梁的特殊情况,方案决定桥梁下部结构采取先筑岛后围堰形式,即桩基施工时采用河道筑岛,待桩基础完成后再开挖进行下部结构后续施工。
(2)桥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项目部对钻孔灌注桩制定了如下工艺流程: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池、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孔位校正→成孔……成桩。
(3)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部施工方案中对盖梁拟采用双抱箍桁架的工艺施工,上部结构T 型梁自重35t,项目部采用穿巷架桥机方式进行桥梁的架设工作。
问题
1.将背景资料中钻孔灌注桩省略部分施工工艺流程补充完整。
2.图中A、B、C 的名称是什么,简述其作用?
3.简要叙述B 的常规施工流程。
4.本工程柱顶标高h 的最小应为多少,为什么?
5.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文件),本工程有哪些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下导管→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拔出护筒
2、A 的名称是垫石,保证上部结构与盖梁有一定净空,便于后期更换支座,以及便于调整桥梁的坡度(例如在缓和曲线上面)使结合紧密平整,平稳均衡传递上部荷载。
B 的名称是系梁,主要是为了把两个桩或墩连成整体受力,增加横向稳定性。
C 的名称是防震挡块,防止主梁在横桥向发生的落梁现象。
3、系梁底模(或垫层)→绑扎桩接柱钢筋→系梁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4、桥跨最下缘要求设计高程:3.72+10=13.72
墩柱顶设计高程 13.72-1.55=12.17m
依据桥下净空高度的定义: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至桥跨机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本工程为梁式桥,支座顶部即为桥跨的最下缘。
5、需要组织专家论证的分部分项工程有:系梁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穿巷架桥机安装工程
理由:本工程上部结构 T 型梁自重 35t,超过了 300KN,采用穿巷架桥机架设,则穿巷架桥机自身的安装必须组织专家论证。从本工程的断面图中可知,通航水位标高 3.72m,桩顶标高-1.5m,系梁基坑从筑岛顶部开挖,土方开挖和降水深度都超过了 5m,需要组织专家论证。

第8题:

设计洪水位至上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为( )。

A.桥梁建筑高度
B.桥梁高度
C.桥下净空高度
D.桥梁通航高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桥梁的组成及分类。桥下净空:即设计洪水位至上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净空高度,是为保证洪水、流冰排泄无阻和符合河流通航净空要求所规定的一个重要设计参数。

第9题:

某城市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基础,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墩台,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采用反循环钻机钻孔穿过砂层时产生塌孔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采取了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质量控制措施。现浇预应力箱梁浇筑后安装预应力筋,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张拉。安装预应力筋施工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安装预应力筋施工应符合的规定:
①混凝土浇筑后立即疏通管道,确保管道畅通;
②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安装预应力筋;
③根据空气湿度与空气中水分是否含盐控制预应力安装后至孔道灌浆完成的时间符合规定,否则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
④在预应力筋附近电焊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第10题:

桥墩或桥台为桥梁的()。

  • A、上部结构
  • B、中部结构
  • C、下部结构
  • D、基础结构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