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库存的100件B材料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每件成本4.5万元,每2件B材料可加工成1件A

题目
单选题
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库存的100件B材料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每件成本4.5万元,每2件B材料可加工成1件A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发生的加工成本为每件0.5万元。20×8年12月31日,B材料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4万元。20×8年A产品市场价10.1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0.5万元销售费用。不考虑其他因素,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

415

B

440

C

450

D

45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公司库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100元,所存材料均用于产品生产,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20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定货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价为180元,单件完工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140元,预计每件完工品的销售税费为30元,该批库存材料已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00万元,则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A.129

B.230

C.100

D.300


正确答案:D
(1)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60×180-60×30-60×20=78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6000元(60×100),发生增值1800元,不予认定。  
(2)非合同约定部分的材料可变现净值=40×140-40×30-40×20=3600(元),相比其账面成本4000元(40×100),发生贬值400元,应予认定。  
该材料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400元,相比调整前的存货跌价准备100元期末应补提跌价准备300元。

第2题:

2017年11月25日,甲公司与新华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8年3月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新华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该批乙产品,但持有的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6台乙产品,该批材料的成本为150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152万元。将C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23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17年12月31日C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50
B.152
C.372
D.142

答案:D
解析:
甲公司持有库存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乙产品,且可生产的乙产品的数量等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先按合同价格计算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不考虑相关税费,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为372万元(62×6),其成本为380万元(150+230),乙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故期末C材料应进行减值测试。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72-230=142(万元),其成本为150万元,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期末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该批原材料账面价值应为142万元。

第3题:

2005年12月31日,某公司库存A材料600件,单位成本每件3万元,市场售价为每件2.4万元。该材料可专门用于生产600件B产品,预计加工成B产品每件还需投入成本 0.5万元。B产品市场售价为每件3.4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件0.25万元。A材料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假定该材料此前未计提跌价准备。该公司对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0

B.60万元

C.210万元

D.360万元


正确答案:C
解析: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4-0.25-0.5)×600-3×600=-210(万元)

第4题:

B 公司库存甲材料 1 000 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 10 万元,甲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A 产品,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 2 万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 A 产品。已签订合同的A 产品为 400 件,每件 A 产品的合同价为 13 万元,单件销售税费预计为 2 万元;单件 A产品的市场售价为 15 万元,单件销售税费预计为 2.5 万元。假定该批原材料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 500 万元,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
要求:编制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有合同部分产成品成本=(10+2)×400=4 800(万元)
可变现净值=(13-2)×400=4 400(万元),有合同部分产品发生减值,所以用于生产合同产品的原材料发生减值。
有合同部分甲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3-2-2)×400=3 600(万元),其成本=10×400 =4 000(万元),减值 400 万元;
无合同部分产成品成本=(10+2)×600=7 200(万元)
可变现净值=(15-2.5)×600=7 500(万元),产品未发生减值,故原材料按成本计量,无须计提减值。
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贷方余额为 500 万元,期末贷方余额为 400 万元,当期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 100 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分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5题:

2× 19年 12月 2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 2× 20年 3月 20日,甲公司应按每台 5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 B产品 6台。 2× 19年 12月 31日,甲公司尚未生产该批 B产品,但持有的库存 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 B产品,可生产 B产品 6台。 C材料其账面价值(成本)为 18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总额为 182万元。将 C材料加工成 B产品尚需发生加工成本 12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2× 19年 12月 31日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  )万元。

A.300
B.182
C.180
D.185

答案:C
解析:
截至 2× 19年 12月 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 B产品的不可撤销合同, B产品尚未开始生产,但持有库存 C材料专门用于生产该批 B产品,且可生产的 B产品的数量等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因此,计算该批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 B产品的销售价格总额 300 万元( 50× 6)作为计量基础。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300-120=180(万元),选项 C正确。

第6题:

甲公司主要从事x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生产x产品使用的主要材料Y材料全部从外部购入,20x7年12月31日,在甲公司财务报表中库存Y材料的成本为5600万元,若将全部库存Y材料加工成x产品,甲公司估计还需发生成本1800万元。预计加工而成的x产品售价总额为7000万元,预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总额为300万元,若将库存Y材料全部予以出售,其市其市场价格为5000万元。假定甲公司持有Y材料的目的系用于X产品的生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对Y材料进行期末计算时确定的可变现净值是( )。

A.5000万元

B.4900万元

C.7000万元

D.5600万元


正确答案:B

第7题:

甲公司期末A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00万元,数量为10件。A原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10件B产品的。期末B产品的市场价格是每件8万元,将A原材料加工成B产成品尚需发生的加工成本总额为20万元。估计发生的销售税费是1万元/件。期末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是( )万元。

A.35
B.50
C.75
D.25

答案:B
解析:
期末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10×8-20-1×10=50(万元)。

第8题:

甲公司库存原材料100件,每件材料的成本为100万元,所存材料均用于产品生产,每件材料经追加成本20万元后加工成一件完工品。其中合同订货 60件,每件完工品的合同价为180万元,单件完工品的市场售价为每件140万元,预计每件完工品的销售税费为30万元,该批库存材料已提存货跌价准备为 100万元,则期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A.200

B.300

C.100

D.0


正确答案:B
解析:①合同订货部分的可变现净值=60×180-60×20-60×30=7800万元,相比其账面余额6000万元,未发生贬值,对其增值不予确认;②非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40×140-40×20-40×30=3600万元,相比其账面余额 4000万元,发生贬值400万元,期末应提足准备为400万元,由于已提减值准备为100万元,所以期末应补提减值准备300万元。

第9题:

甲公司2018年年末持有乙原材料100件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成本为每件4.9万元,每件乙原材料可加工为一件丙产品,加工过程中需发生的加工成本为每件0.8万元,销售过程中估计需发生运输费用为每件0.2万元,2018年12月31日,乙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每件4.8万元,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6万元,2018年之前未对乙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8年年末对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万元。

A.0
B.30
C.10
D.20

答案:A
解析:
2018年年末每件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0.2=5.8(万元),每件丙产品的成本=4.9+0.8=5.7(万元),乙原材料专门生产的丙产品未发生减值,因此乙原材料期末以成本计量,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10题:

长江公司库存甲材料100件,每件甲材料的成本为1.2万元,甲材料专门用于生产A产品,每件甲材料经追加成本0.5万元后加工成一件A产品。长江公司已签订合同的A产品为40件,每件A产品的合同价为2万元(不含税),单件销售税费预计为0.15万元;单件A产品的市场售价为1.9万元(不含税),单件销售税费预计为0.1万元。假定该批原材料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1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长江公司期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12
B.8
C.-4
D.20

答案:A
解析:
有合同部分每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0.15=1.85(万元),A产品成本=1.2+0.5=1.7(万元),A产品的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表明有合同部分A产品未发生减值,所以用于生产有合同部分A产品的甲材料未发生减值。无合同部分每件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1.9-0.1=1.8(万元),A产品成本1.7万元,无合同部分A产品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表明无合同部分A产品未发生减值,故用于生产无合同部分A产品的甲材料也未发生减值,所以期末甲材料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贷方余额为12万元,当期应将存货跌价准备12万元全部转回。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