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除外(  )。

题目
单选题
右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除外(  )。
A

ST-T有动态变化

B

V1导联QRS波群为rsR′型

C

V1导联ST段抬高

D

V1导联出现异常Q波,终末呈R型

E

QRS波群时限≥0.12s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性,76岁。因突发胸痛1天伴晕厥急诊,心电图如图3-3-13所示。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表现,应诊断为A、急性前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B、变异型心绞痛

C、Brugada综合征

D、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死

E、急性心包炎

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提示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为A、左回旋支近段

B、左前降支

C、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D、右冠状动脉近段

E、左主干

心电图中第8个QRS波群变窄的原因为A、快频率依赖性右束支阻滞

B、慢频率依赖性右束支阻滞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双束支阻滞

E、室性融合波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E

第2题:

患者男性,70岁,糖尿病。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15-2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肌缺血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E、预激综合征


参考答案:C

第3题:

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

A、右心室肥大

B、右束支阻滞

C、A型预激综合征

D、前间壁心肌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


参考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性,28岁,主动脉狭窄。心电图如图5-21所示: 应诊断为()

A前间壁心肌梗死

B左心室肥厚

C预激综合征

D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E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
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解析:心电图显示Ⅰ、Ⅱ、V4、V5、V6导联呈宽大切迹R波,V1、V2导联呈QS型,QRS波群时间为0.16秒,ST-T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发生左束支阻滞时,左心室的除极是通过心室肌传导,而不是通过浦肯野纤维,故左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导致QRS波群时间>0.12秒。由于向左后的除极过程缓慢,故V1、V2导联呈宽大而深的QS波或rS波,Ⅰ、aVL、V5、V6有宽大切迹R波;因为左心室终末除极向左,故、V5、V6一般无S波;ST-T方向与QRS主波相反,为继发性改变。左束支阻滞引起心室除极顺序从开始就发生改变,导致Ⅰ、V5、V6导联正常室间隔除极波(q波)消失。

第5题:

男,38岁,反复发作晕厥,父亲2年前猝死,心电图如图所示,可诊断为( )

ABrugadasyndrome

B前间壁心肌梗死

C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D完全性右支传导阻滞并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心包炎


A

第6题:

患者男性,68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电图如下图所示,应诊断为

A、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后壁心肌梗死

D、右心室肥大伴劳损

E、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


参考答案:D

第7题:

患者男性,28岁,主动脉狭窄。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前间壁心肌梗死

B左心室肥厚

C预激综合征

D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E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

第8题: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提示

A、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B、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

C、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D、左回旋支近端闭塞

E、左前降支的对角支闭塞


参考答案:C

第9题:

患者女性,15岁,先天性心脏病史。心电图如图5-12所示: 应诊断为()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B右心室肥厚,继发性ST-T改变

C前间壁心肌梗死

D预激综合征

E左后分支阻滞


B
窦性心律,右心室肥厚,继发性ST-T改变解析: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4秒。电轴右偏,V2、V3导联P波高尖,提示右心房肥大。V1导联呈qR型;aVR导联R/Q>1;V5~V6导联S波明显加深;右胸导联V1~V2的ST段压低伴T波倒置。另外,RV1+SV5>1.2mV。本图符合严重右心室肥厚的心电图表现。

第10题:

临床上最常见的双束支阻滞为()。

  • A、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
  •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左间隔支阻滞
  • D、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
  • E、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左间隔支阻滞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