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持力层较厚且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土层的临界深度,粘性土、粉土的临界深度一般为()

题目
单选题
当持力层较厚且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土层的临界深度,粘性土、粉土的临界深度一般为()
A

(2-6)D

B

(3-10)D

C

(1-2)D

D

(0.5-1.5)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砂土和碎石类土中桩的极限端阻力取值,要综合考虑()确定。

A、土的密实度

B、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

C、桩截面尺寸

D、施工机具


参考答案:AB

第2题:

在下列(  )情况下不适合采用静压预制桩。

A.桩身穿越淤泥土层
B.桩身穿越季节性冻土、膨胀土
C.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
D.桩端持力层为硬粘性土

答案:B,C
解析:
根据静压预制桩的性质,静压预制桩不适用于桩身穿越碎石土、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以及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和碎石土的情况。

第3题:

当持力层的厚度很大时,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单桩承载力有影响,指出下面的论述中的正确结论?()

A、单桩承载力随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成正比例增加

B、单桩承载力与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没有明显关系

C、当进入持力层深度小于临界深度时,单桩承载力随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增加而增大,超过临界深度后,单桩承载力不再明显增加


参考答案:C

第4题: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 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
  • 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
  • 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
  • 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某建筑桩基的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多少(d为桩径) ()
A.0.5d B. 2.0d C.1.5d D.2.0d


答案:B
解析:
B。《建筑桩基规范》3.3.3规定,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不宜小于1.5d,碎石类土,不宜小于1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d。对于嵌岩桩,嵌岩深度应综合荷载、上覆土层、基岩、桩径、桩长诸因素确定;对嵌入倾斜的完整和较完整岩的全断面深度不宜小于0.4d且不小于0.5m,倾斜度大于30%的中风化岩,宜根据倾斜度及岩石完整性适当加大嵌岩深度;对于嵌入平整、完整的坚硬岩和较硬岩的深度不宜小于0.2d,且不应小于0.2m。

第6题:

桩径小于80cm的开口钢管桩,当桩端进入良好的持力层的深度大于5倍桩径时,可认为桩端土的闭塞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答案:错
解析:

第7题:

有关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
B.对于碎石土至少不小于2D.
C.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2D.
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答案:A,D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3.2.3.5条。

第8题:

桩端阻力与土的性质、持力层上覆荷载、桩径、桩底作用力、时间及桩底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等因素有关,但其最主要影响因素为()。

A.桩底土的性质

B.持力层上覆荷载

C.桩径

D.桩底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参考答案:A

第9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摩擦桩应以()控制成孔深度。

  • A、设计桩长
  • B、持力层深度
  • C、贯入度
  • D、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 A、设计桩长
  • B、持力层深度
  • C、贯入度
  • D、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