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公路软土地基上路基拼接时,应控制新老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既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的工后增大值不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

题目
单选题
一级公路软土地基上路基拼接时,应控制新老路基之间的沉降差异,既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的工后增大值不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  )
A

0.30m

B

0.5%

C

0.50m

D

1.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关于软土地基上路基的设计,下列哪些说法不符合该规范的要求?(  )

A、泥炭土地基的总沉降量等于瞬时沉降和主固结沉降之和
B、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路桥过渡段与路基普通段相同
C、地基沉降计算时,压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确定
D、任意时刻的沉降量计算值等于平均固结度与总沉降计算值的乘积

答案:A,B,D
解析:
A项,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第7.6.1条第2款规定,泥炭质土的总沉降量除计算瞬时沉降和主固结沉降外,还应计算次固结沉降;B项,根据第7.6.2条规定,Ⅰ级铁路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20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cm,二者控制标准不同;C项,根据第7.6.1条第1款规定,地基沉降计算时,压缩层厚度按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确定;D项,任意时刻的沉降量计算值等于该时刻的平均固结度与总沉降计算值的乘积。
【说明】最新规范《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16)已对上述内容进行了修订,第7.5.1条规定,软土及其它类型的松软地基上填筑路基时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Ⅰ级铁路不应大于20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cm,沉降速率均不应大于5cm/年;Ⅱ级铁路不应大于30cm。

第2题:

软土及其他类型松软地基上的路基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的要求中,工级铁路不应大于(  )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  )cm,沉降速率均不应大于(  )cm/年;Ⅱ级铁路不应大于(  )cm。

A.25,10,10,30
B.25,15,5,30
C.20,10,5,30
D.20,15,10,30

答案:C
解析:

第3题:

软土及其他类型松软地基上的路基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的要求中,Ⅰ级铁路不应大于( )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 )cm,沉降速率均不应大于( )cm/年;Ⅱ级铁路不应大于( )cm。

A.25,10,10,30
B.25,15,5,30
C.20,10,5,30
D.20,15,10,30

答案:C
解析:
软土及其他类型松软地基上的路基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Ⅰ级铁路不应大于20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cm,沉降速率均不应大于5cm/年;Ⅱ级铁路不应大于30cm。

第4题:

路基横截面是由()组成。

  • A、路基面
  • B、路肩
  • C、路基边坡
  • D、路拱

正确答案:A,C

第5题:

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土方填筑工程、一般桥涵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等。
事件1:在施工单位组织的路基加宽拼接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会上,交底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1)拓宽路基的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2)上边坡的既有防护工程宜与路基开挖同步拆除,下边坡的防护工程拆除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既有路堤的稳定;(3)既有路堤的护脚挡土墙及抗滑桩可不拆除。路肩式挡土墙路基接时,上部支挡结构物应予拆除,宜拆除至路床底面以下;
(4)既有路基有包边土时,宜去除包边土后再进行拼接;(5)从老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台阶高度可大于1m,宽度应不大1m;(6)拼接宽度小于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再削坡或翻挖既有路堤等措施;(7)宜在新、老路基结合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部进行强夯。
事件2: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应选用适宜的填筑材料进行路基填筑,并且应先进行试验段施工。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表明某一路段为软土路基,长度约270m,需要进行处理。
事件3:在桥涵台背回填即将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安排桥涵专业监理工程师拟写一份台背回填质量的监理要点。
问题:
1.在事件1中,(1)其中的内容有无不正确的内容?如果有,请写出正确的。(2)你有没有其他补充的内容?(3)关于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控制项目有哪些?
2.针对事件2,(1)路基填筑材料中,非适合材料有哪些?(2)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3.针对事件3,请你写出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监理要点。
4.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F80/1- 2017)的规定,土方路基检测项目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在事件1中:
(1)其中的内容有不正确的,即第(5)条。应修改为:从老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台阶高度应不大于1m,宽度应不小于1m。
(2)需要补充拓宽路堤填筑前的施工技术要点,即应拆除原有水沟、隔离栅等设施。拓宽部分的基底清除原地表土不小于0.3m,清理后的场地应进行平整压实。老路堤坡面,清除的法向厚度应不小于0.3m等。
(3)关于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夯点布置位置;低能量满夯的夯点布置满足搭接面积不小于加固面积的1/4;总夯沉量或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加固地基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等。
2.在事件2中:
(1)路基填筑材料中,非适合材料包括:①沼泽土、淤泥、泥炭、冻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②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③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④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挖除换填、拋石挤淤;砂垫层或砂砾垫层;灰土垫层;预压和超载预压;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
3.桥涵台背与墙背填筑的质量监理要点包括:
(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做好了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
(2)督促施工单位尽量做到台背与锥坡的回填同步进行。
(3)对于台背与背墙1m范围内的回填,应督促施工单位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
(4)检查分层压实厚度是否大于15cm,填料粒径是否小于10cm,涵洞两侧回填填料粒径是否小于5cm,压实度应不小于96%。
(5)部位狭窄时,可同意施工单位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材料进行回填。
(6)检查涵洞两侧是否对称分层回填压实。
(7)督促施工单位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8)台背与背墙回填时结构物强度,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4.土方路基的质量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其中,压实度、弯沉为关键项目。

第6题:

新建高铁填方路基设计时,控制性的路基变形是下列哪一个选项?(  )

A、差异沉降量
B、最终沉降量
C、工后沉降量
D、侧向位移量

答案:C
解析: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第7.6.2条规定,软土及其它类型的松软地基上的路基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应满足以下要求:Ⅰ级铁路不应大于20cm,路桥过渡段不应大于10cm,沉降速率均不应大于5cm/年;Ⅱ级铁路不应大于30cm。根据第7.6.3条规定,路基的工后沉降不满足第7.6.2条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根据第1.0.8条规定,路基工程的地基应满足承载力和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其地基处理措施必须根据铁路等级、地质资料、路堤高度、填料、建设工期等通过检算确定。高铁项目在施工完成后,对地基的沉降控制严格,不允许超过规范值,不然将对高铁行使产生致命影响,工后沉降严重时,还有可能引发高铁运营发生故障等。

第7题:

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包括路基土方填筑工程、一般桥涵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等。
  事件1:在施工单位组织的路基加宽拼接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会上,交底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
  (1)拓宽路基的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上边坡的既有防护工程宜与路基开挖同步拆除,下边坡的防护工程拆除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既有路堤的稳定;
  (3)既有路堤的护脚挡土墙及抗滑桩可不拆除。路肩式挡土墙路基拼接时,上部支挡结构物应予拆除,宜拆除至路床底面以下;
  (4)既有路基有包边土时,宜去除包边土后再进行拼接;
  (5)从老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台阶高度可大于1m,宽度应不大于1m;
  (6)拼接宽度小于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再削坡或翻挖既有路堤等措施;
  (7)宜在新、老路基结合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并对新老路基结合部进行强夯。
  事件2: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应选用适宜的填筑材料进行路基填筑,并且应先进行试验段施工。本工程的施工图纸表明某一路段为软土路基,长度约270m,需要进行处理。
  事件3:在桥涵台背回填即将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安排桥涵专业监理工程师拟写一份台背回填质量的监理要点。
  【问题】
  1.在事件1中,(1)其中的内容有无不正确的内容?如果有,请写出正确的。(2)你有没有其他补充的内容?(3)关于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控制项目有哪些?
  2.针对事件2,(1)路基填筑材料中,非适合材料有哪些?(2)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出三种方法)?
  3.针对事件3,请你写出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监理要点。
  4.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的规定,土方路基检测项目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在事件1中:
  (1)其中的内容有不正确的,即第(5)条。
  应修改为:从老路堤坡脚向上开挖台阶时,应随挖随填,台阶高度应不大于1m,宽度应不小于1m。
  (2)需要补充拓宽路堤填筑前的施工技术要点,即应拆除原有水沟、隔离栅等设施。拓宽部分的基底清除原地表土不小于0.3m,清理后的场地应进行平整压实。老路堤坡面,清除的法向厚度应不小于0.3m等。
  (3)关于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夯点布置位置;低能量满夯的夯点布置满足搭接面积不小于加固面积的1/4;总夯沉量或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加固地基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等。
  2.在事件2中:
  (1)路基填筑材料中,非适合材料包括:①沼泽土、淤泥、泥炭、冻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②含有树根和易腐朽物质的土。③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④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
  (2)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挖除换填、抛石挤淤;砂垫层或砂砾垫层;灰土垫层;预压和超载预压;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碎石桩;砂桩;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
  3.桥涵台背与墙背填筑的质量监理要点包括:
  (1)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做好了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
  (2)督促施工单位尽量做到台背与锥坡的回填同步进行。
  (3)对于台背与背墙1m范围内的回填,应督促施工单位釆用小型夯实机具压实。
  (4)检查分层压实厚度是否大于15cm,填料粒径是否小于10cm,涵洞两侧回填填料粒径是否小于5cm,压实度应不小于96%。
  (5)部位狭窄时,可同意施工单位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浆砌片石等材料进行回填。
  (6)检查涵洞两侧是否对称分层回填压实。
  (7)督促施工单位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
  (8)台背与背墙回填时结构物强度,检查是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4.土方路基的质量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边坡。其中,压实度、弯沉为关键项目。

第8题:

如果高路堤拓宽部分为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对高路堤拓宽可采取处理地基的措施有()。

A.布设粉喷桩
B.打砂桩
C.打碎石桩
D.打设塑料排水体
E.抛石

答案:A,B,C,D
解析:
2019版教材P18页
高路堤拓宽部分地基必须进行特殊处理。如果高路堤拓宽部分为软土地基,就应采取措施加强处治。施工中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对高路堤拓宽可采取粉喷桩、砂桩、塑料排水体、碎石粧等处理措施,并配合填筑轻型材料。在高路堤的处治过程中,不宜单独采用只适合于浅层处治以及路基填土较低等情况的换填砂石或加固土处治。

第9题:

路基工程施工中关键工序有如下四种回答,其中完整的正确回答是()。

  • A、高边坡防护、过渡段路基、基底处理、软弱地基施工
  • B、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 C、基底处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 D、基底处理、软土地基及特殊路基施工、路堤填筑、路堑开挖、高边坡防护和过渡段路基施工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如果高路堤拓宽部分为软土地基,施工中为了确保路基稳定、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对高路堤拓宽可采取处理地基的措施有()。

  • A、布设粉喷桩
  • B、打砂桩
  • C、打碎石桩
  • D、打设塑料排水体
  • E、抛石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