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血样时,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常用的去蛋白质方法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测定血样时,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常用的去蛋白质方法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用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及()等。


正确答案:凯氏定氮法;Lowry法;紫外光谱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第2题:

体内药物分析中测定血样时首先除去蛋白质的干扰,加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是为了()。


正确答案:破坏蛋白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使蛋白质凝集,从而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第3题:

生物样本分析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常用去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除蛋白质的意义使结合型药物释放出来以测定总浓度。得到较“干净”的提取液减少乳化。消除对测定的干扰。(2)常用去蛋白质方法:蛋白质沉淀法——生成不溶性盐或盐析和脱水作用。包括加酸类、重金属盐、中性盐和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等如三氯乙酸、高氯酸、Cu2+、硫酸铵、甲醇、乙腈等。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等。

第4题:

测定蛋白质含量时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再由此计算蛋白质含量。


正确答案:N的含量

第5题:

体内药物分析中测定血样时首先除去蛋白质的干扰,加入重金属离子是为了()。


正确答案:在高于等电点的溶液中与蛋白质的阴离子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

第6题:

测定血样时,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常用的去蛋白质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去除蛋白质可使蛋白结合型的药物释放出来,以便测定药物的总浓度;也可减免后续溶剂萃取过程中乳化现象的出现;同时可以保护仪器性能,延长使用期限。
去除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有:
①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如乙腈、甲醇、丙酮、四氢呋喃等。
②加入中性盐,如饱和硫酸铵、硫酸钠、枸橼酸盐等。
③加入强酸,如10%三氯醋酸、65%高氯酸等。
④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如CuSO4-NaWO4、ZnSO4-NaOH等。

第7题:

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除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去蛋白质的意义:使结合型药物释放出来,以便测定药物的总浓度;得到较“干净”的提取液,减少乳化,消除对测定的干扰;保护仪器,延长使用期限。
常用的方法:
1) 蛋白质沉淀法
A.生成不溶性盐
加入酸类(TCA、HClO4等)
加入重金属盐(Zn2+ 、Cu2+ 、Ag+ )
B.盐析和脱水
加入中性盐((NH42SO4、NaCl )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
2)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
酶消化法是在一定的pH范围、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完成的。
其特点是:水解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无乳化生成。
有时可合用一些蛋白酶增活剂,以减少酶用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第8题:

测定血样时,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溶剂沉淀法2.中性盐析法3.强酸沉淀法4.热凝固法

第9题:

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盐析法
⑵有机溶剂沉淀法
⑶等电点沉淀法
⑷选择性变性沉淀法
⑸有机聚合物沉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