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9岁。患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59岁。患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
A

3cm

B

至少5cm

C

6cm

D

7cm

E

8c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59岁,患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

A.1~3cm

B.3~5cm

C.≥5 cm

D.≥7 cm

E.9~10cm


正确答案:C
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一>SCm,此题选择最佳答案。

第2题:

男,59岁,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 )。

A、1~3cm

B、4~5cm

C、5~6cm

D、6~7cm

E、7~8cm


正确答案:B

第3题:

患者,男性,59岁,患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的频率是

A.A.60次/分

B.B.70次/分

C.C.100次/分

D.D.300次/分

E.E.150次/分


正确答案:C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第4题:

患者男,49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判断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测血压
B.呼喊患者看其是否清醒
C.触及桡动脉搏动
D.触及颈动脉搏动
E.胸部起伏

答案:D
解析:
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指证:①按压时能扪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60mmHg以上。②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等色泽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③吹气时胸廓上抬,可恢复到肺泡呼吸间或有自主呼吸。④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⑤有尿。⑥心电图波形有改变。故正确答案为D。解题关键:掌握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指征。

第5题:

患者,男,58岁,因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中错误的是A.患者仰卧在硬板上SXB

患者,男,58岁,因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中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在硬板上

B.按压部位为胸骨下段

C.按压力度使胸骨下陷5cm

D.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E.下压和放松时间为1:2


正确答案:E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

第6题:

患者男,56岁。患冠心病12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是

A、1~3cm

B、3~5cm

C、5~6cm

D、6~7cm

E、7~8cm


参考答案:C

第7题:

患者,男,49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判断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测血压

B、呼喊患者看其是否清醒

C、触及桡动脉搏动

D、触及颈动脉搏动

E、胸部起伏


参考答案:D

第8题:

患者,男性,47岁,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判断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是

A.测血压

B.呼喊患者看其是否清醒

C.触及桡动脉搏动

D.触及颈动脉搏动。

E.胸部起伏


正确答案:D
小儿出生时胸围均为32Cm,比头围小1~2Cm。1岁时胸围与头围大致相等,约为46Cm。题干中小儿1岁,所以胸围应是46Cm。

第9题:

患者,男,58岁,因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操作中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在硬板上
B:按压部位为胸骨下段
C:按压力度使胸骨下陷5cm
D: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E:下压和放松时间为1:

答案:E
解析: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按压深度成人为4~5cm,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1:1为恰当。

第10题:

患者男性,59岁,患冠心病20年,某日突然神志丧失,呼吸不规则,即刻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至少

A、3~5Cm
B、5Cm
C、6~7Cm
D、7~8Cm
E、1~3Cm

答案:B
解析:
心脏按压时下压胸骨的深度至少5C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