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2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拟行颅骨牵引治疗。患者的体位应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52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拟行颅骨牵引治疗。患者的体位应为
A

侧卧位 

B

中凹卧位 

C

去枕仰卧位 

D

头高足低位 

E

头低足高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共用题干) 患者刘女士,50岁,因交通意外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今日已行颅骨牵引治疗, 患者的体位应是 ()A.去枕仰卧位

B.侧卧位

C.中凹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采取此卧位的姿势为 ()

A.床头用支物垫高15~30Cm,床尾不变

B.床头不变,床尾垫高15~30Cm

C.床头床尾都垫高15~30Cm

D.床头用支物垫高15~30Cm ,床尾垫高10~20Cm

E.床头用支物垫高10~20Cm,床尾垫高15~30Cm

采取该体位的目的是为 ()A.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B.减轻头面部疼痛

C.改善呼吸

D.预防颅内压降低

E.用作反牵引力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D


问题 2 答案解析:A


问题 3 答案解析:E

第2题:

男,26岁,不慎从高处坠落,诊断为颈椎骨折和左下肢骨折,行颅骨牵引和左下肢石膏固定,留置尿管。

该患者行颅骨牵引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坐卧位

B.端坐卧位

C.中凹卧位

D.头低脚高位

E.头高脚低位


正确答案:E
行颅骨牵引时的体位为头高脚低位。

第3题:

患者王某,女性,20 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左侧面容破损,失血 1500 ml ,急诊入院时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正确答案:A

第4题:


王先生,50岁。因工伤导致颈椎骨折,经及时抢救,现已病情稳定,目前行颅骨牵引治疗。

采取该体位的目的为
A.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B.缓解颈部疼痛
C.改善呼吸
D.预防颅内压降低
E.用作反牵引力

答案:E
解析:

第5题:

病人刘女士,50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今日已行颅骨牵引治疗。 病人的卧位应为()。

A.去枕仰卧位

B.侧卧位

C.中凹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正确答案:D

第6题:

病人,男性,45岁。因车祸致颈推骨折,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拟行颅骨牵引治疗。病人应协助病人取()。

A、半坐卧位

B、去枕仰卧位

C、头低脚高位

D、头高脚低位


参考答案:D

第7题:

患者,女性,25岁。因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治疗,护士为其采取头高足低位的目的是

A.改善呼吸

B.用作反牵引力

C.预防颅内压降低

D.减轻头面部疼痛

E.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正确答案:B

第8题:

患者李某,男,42岁,在高空作业时不慎坠落,诊断为颈椎骨折,左下肢骨折,行颅骨牵引,左下肢石膏固定,留置导尿,静脉输液,为患者翻身时,应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1)翻身时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移动患者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2)翻身前应先将导尿管和输液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有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导管通畅。(3)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4)翻身后注意左下肢局部血运情况防止受压。
(1)翻身时,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移动患者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2)翻身前应先将导尿管和输液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有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导管通畅。(3)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4)翻身后注意左下肢局部血运情况,防止受压。

第9题:

患者,男,28岁。不慎从高处坠落,诊断为颈椎骨折和左下肢骨折,行颅骨牵引和左下肢石膏固定,留置尿管。

该患者行颅骨牵引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坐卧位

B.端坐卧位

C.中凹卧位

D.头低脚高位

E.头高脚低位


正确答案:E
行颅骨牵引时的体位为头高脚低位。

第10题:

患者女性52岁,因交通意外致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拟行颅骨牵引治疗。患者的体位应为

A、侧卧位
B、中凹卧位
C、去枕仰卧位
D、头高足低位
E、头低足高位

答案:D
解析:
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取头高足低位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