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题目
问答题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学德育方法中的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的方法?应如何正确运用这一方法?


正确答案:
(1)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2)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3)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
(4)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第2题:

如何运用好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正确答案:

第3题:

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给予肯定,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必须给予否定的评价,学生才能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奖励学生时,要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或惩罚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对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最好先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了群众基础再进行。
(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过多地运用奖励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容易使学生对奖励产生满不在乎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运用惩罚更要慎重。学校中的惩罚是通过对学生施以处分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必须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对自己、对其他学生都有所警戒。由于惩罚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而,除非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十分严重,不进行处分不足以警戒外,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都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不能以劳动或罚款作为惩罚手段。

第4题:

结合实际论述在品德培养中教师如何避免奖励与惩罚所产生的负面心理效应。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无论奖励还是惩罚,其前提是将学生视为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人。
(2)标准一致。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一致,避免因人而异,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应一致。
(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一般常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同一种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但强化要注意适度,又要避免单调。
(4)惩罚必须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惩罚应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基础上实施。
(5)充分考虑惩罚的教育效果。惩罚的方式是给学生以处分。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避免用类似经济制裁、侮辱和体罚这类简单的方法。
(6)在日常教学中,要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不宜连续采用奖惩,可使用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多用表扬来鼓励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活跃,学生敢想敢做;多用批评来教育学生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沉默寡语,虽然班级纪律可能较好,但学生缺乏朝气。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坚持以表扬为主和以批评为辅的思想品德教育原则。

第5题:

试述运用惩罚和奖励要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

第6题:

教育方法是公安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注意以“三个结合”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三个结合”包括()

A.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B.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C.提高思想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D.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E.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参考答案:A, C, E

第7题:

运用奖励和惩罚要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第8题:

教师请犯了错误的幼儿暂时离开集体是运用了品德教育中的( )方法。a、行为练习 b、说服 c、表扬与

教师请犯了错误的幼儿暂时离开集体是运用了品德教育中的( )方法。

a、行为练习

b、说服

c、表扬与奖励

d、批评与惩罚


正确答案:D

第9题:

教师侵犯了错误的幼儿暂时离开集体是运用了品德教育中的()方法。

A.行为练习

B.说服

C.表扬与奖励

D.批评与惩罚


参考答案:D

第10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表扬与批评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给予肯定,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必须给予否定的评价,学生才能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学生时,要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学生集体对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表扬和严重的批评,最好先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了群众基础再进行。
(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过多地进行表扬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容易使学生对表扬产生满不在乎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进行批评时更要慎重。由于批评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所以进行批评时要权衡利弊,力求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后进行改正。
(4)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低、中年级的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但又难以接受批评和惩罚,而高年级学生对于老师的表扬已能分清和理解是故意的还是符合实际的表扬或批评。因此,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区别对待。另外,每个学生的性格也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给予恰当的表扬或批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