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教师在讲解时对《战国策》介绍错误的是(  )。

题目
单选题
《触龙说赵太后》选自《战国策》,教师在讲解时对《战国策》介绍错误的是(  )。
A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B

《战国策》是我国的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C

《战国策》一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螳臂当车”“狐假虎威”等。

D

《战国策》共33卷,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不同于《春秋》《左传》的编年记事而是采用国别体的记录方式,《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的史作。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成语“螳臂当车”出自于《庄子》而非《战国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作品选自《战国策》的有()。

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B.《邹忌讽齐王纳谏》
C.《触龙说赵太后》
D.《郑伯克段于鄢》
E.《秦晋崤之战》

答案:A,B,C
解析:

第2题:

某教材设有“先秦史传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下列适合的是( )。


A.《逍遥游》
B.《劝学》
C.《触龙说赵太后》
D.《非攻》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学科基础知识中的文学常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先秦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先秦诸子指的就是春秋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A项:《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属于先秦诸子散文。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劝学》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不可以已; 用心一也;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属于先秦诸子散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本文写的就是在强敌压境,赵太后又严厉拒谏的危急形势下,触龙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用“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说服赵太后,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换取救兵,解除国家危难的故事,歌颂了触龙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和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属于先秦历史散文。与题干相符,当选。

D项:《非攻》,诸子百家中墨家的思想之一,也是《墨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3题: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中,“尊”是意动用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战国策•赵策》:“太后盛气而揖之。”句中“揖”字,《史记•赵世家》与马王堆帛书有异文,这些异文是()。

  • A、须
  • B、胥
  • C、楫
  • D、戢
  • E、项

正确答案:A,B

第5题: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介绍课文“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要求学生回顾同为纪传体的作品。下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
  • B、《战国策》
  • C、《左传》
  • D、《春秋》

正确答案:A

第6题:

某教材设有“先秦史传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下列适合的是( )。

A、《逍遥游》
B、《劝学》
C、《触龙说赵太后》
D、《非攻》

答案:C
解析: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如《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等。A项《逍遥游》选自《庄子》。B项《劝学》是《苟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D项《非攻》是墨子思想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墨子》一书的名篇。C项《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只有C项是史传散文,A、B、D是诸子散文。

第7题:

下列作品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有()

A《曹刿论战》

B《侍坐》

C《触龙说赵太后》

D《非攻》

E《逍遥游》


B,D,E

第8题: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中,“走”是“跑”的意思。()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选自()

  • A、《战国策》
  • B、《史记》
  • C、《柳河东集》
  • D、《资治通鉴》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这样的注解对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这样的注解不对。
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念”也是“悲”,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
全句的意思是:您老送燕后上车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为她的远嫁而悲伤,确实是爱怜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