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
问答题
历史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某教师为“抗日战争”一课设计的PPT:



问题:
(1)请评价这幅PPT,并说明理由。(8分)
(2)历史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教学课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分)


答案:
解析:
(1)这幅PPT用来讲“抗日战争”这节课,其优点有用了大量历史视图,能促进学生的情境感。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布局上没有重点,学生容易被众多图片迷惑;二是信息量过多,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三是逻辑混乱,不能给学生理出一条线索便于学生记忆,不够简明。
(2)高中新课标要求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现代教学中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课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课件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一个必备技能。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历史教师用课件应注意是否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控制性原则是指课件的操作要简便、灵活、可靠,课件制作提示要明显,链接不能过多,以便于教学中灵活自如地使用;简约性原则要求投影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另外,课件的信息量要适度。防止由“人灌”沦为“电灌”;艺术性原则就是课件要给人以优美的感受;科学性原则就是要做到系统严谨、实用新颖、规范正确、简明通俗。

第2题:

历史教师在创设有效的历史教学情境时,应创设的教学情景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创设聚焦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教学情境。
(2)创设专题复习课的教学情境。
(3)创设多维度评价的教学情境。
(4)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
(5)创设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情境。

第3题:

在选择练习型和测试型课件时,教师应关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1)题目是否和学生课程中所学内容一致?
  (2)题目质量如何?计算机提供的反馈,是否有助于学生发现错误,巩固正确知识?
  (3)课件是否记录了学生的练习和测验历史数据?
  (4)练习和测试中的题目、试卷等教师是否可以修改?

第4题:

下面是两位教师关于《欧洲的启蒙运动》一课中历史背景的教学过程:

(1)试对两位教师关于启蒙运动历史背景的教学进行评价。(8分)

(2)教师在进行历史背景的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8分)


答案:
解析: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教师必须改变旧有的过于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方面必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式,因地制宜地教。

教师在进行历史背景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历史背景往往复杂多样,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来看,历史背景有时划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时划分为国内、国际因素(如五四运动的背景);有时又包括历史条件(如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导火线或借口(如两次鸦片战争)……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材范围,精挑细选一些最核心、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的史料,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得出有关历史背景的结论,一方面便于学生真正理解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和辩证思维。②学生分析历史背景时,教师可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个角度引导,思路清晰、条理明确的给予概括,同时指导学生要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背景。

第5题:

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避免“电灌效应”,避免教师、学生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的现象。这体现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 )原则。

A.简约性原则
B.适度运用原则
C.适度信息量原则
D.教学性原则

答案:C
解析: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信息量太大会使学生囫囵吞枣,即造成“电灌效应”,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教师、学生被多媒体课件牵着鼻子走。适度信息量原则就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信息资源,提供适度的信息量,在解决教学难点、重点,扩大视野的同时,能让教师自主地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第6题:

教师在历史人物的教学中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案:
解析:
讲好历史人物,对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讲历史人物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评价内容应生动具体。讲述人物的具体事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著作、衣着打扮等.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在讲述人物活动、思想时,教师还可以运用人物的画像、与人物有关的文艺作品等资料,使一个个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
(2)评价方法应客观公正。在建构人物形象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物的功过是非,做出正确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本质。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某实习生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直接从网上下载了下面的《清时期全图》,准备用于教学。
?
问题:
(1)实习生的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其理由是什么(6分)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答案:
解析:
(1)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的理由:①地图不够清晰,同时地图中涉及的地理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使用。②地图没有体现清朝对西北、西南边疆和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③选用的地图所属年代不具有代表性,清朝在不同时期疆域面积变化比较大,选用的地图应该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程。 ④地图中采用了许多现代地名,应该使用清朝时的相关地名。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首先,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历史教师在选择历史地图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简明地图,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生的观察使用。
②其次,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能够发展学生的相关能力。教师选取的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理解历史地图能力,发挥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③最后,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具有权威性。历史教师应辨别历史地图的种类,注意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信息,通过比较对照信息,明确历史教学需要用到的有效信息。历史教师应充分使用教科书中的地图,确保历史地图具有权威性。

第8题: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种新的形态,是交际法的发展,而不是交际法的替代物。它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



问题: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答案:
解析: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以下问题: ①课件内容不符合科学性原则。该课件的制作不够科学严谨和规范正确。例如,折线图的标题应改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20—1927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萧条在图示中没有相关的注解。
②课件内容不符合简约性原则。课件的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观察特点。课件中对每一个阶段的注解位置不明确,折线图中有断线,使得整个画面杂乱不堪。教师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线表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的正上方进行标注,这样课件内容会更清晰。
③课件内容不符合艺术性原则。该教师的课件设计缺乏美感,不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降低学生观看课件的兴趣。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历史示意图的设计要符合基本事实,注意历史知识的准确性。
②历史示意图的设计需要将众多的历史信息进行正确分类,找出历史信息间的内在联系,用图示准确表现历史信息间的关系。
③历史示意图的设计应简洁明了,对知识要点能够进行高度概括。这样才能突出重要的历史信息,方便学生获取这些信息。
④历史示意图的设计应直观生动。一方面是画面直观,即采用生动形象的线条、文字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是呈现方式直观,即历史示意图的内容随着教师的讲解逐步呈现,这样教学效果更好。
⑤历史示意图的设计还需要兼顾美观。美观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提高对相关历史信息的记忆效果。

第10题: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5)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