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

题目
单选题
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

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B

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C

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

D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手机在充电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开始使用,经常这样电池会不会不管用呢?

就是题目描述的!


这个还要视电池的质量来定,一般来都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买多一块备用电池吧

有一定影响什么是手机电池?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手机电池的几点常识:一、通常认为锂电池是没有记忆效应的,这是厂商的误导。锂电池仍然有记忆,只是远比镍氢电池轻微而已。如果长期采用没事儿就充电的方法,锂电池也会出现严重的记忆效应。因此,锂电池仍然要采取用完再充电的方法才能确保使用时间。二、出现记忆现象可以重新激活。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放电。首先千万不能贪图省事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短接,这样会造成电池的损坏!有些充电器具有放电功能,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它放电时的电流远比手机的工作电流大,这对电池同样有损伤。再说也无法确定是否已经将电放完。最好的办法是利用手机自然放电,这当然需要时间。抽一个周末在家手机不使用时,开机让手机处于待机状态,等其自己关机后再开机放电。通常反复几次后马上开机就开不了了,这时千万不要以为已经放电完毕,应该将手机放置一段时间再开机。这样反复放电直到手机放置一个小时以上仍不能再开机,放电就算基本结束了。充电激活的方法与新手机买来时的办法一样,先充电十个小时以上,然后再补充充电两到三小时。如果你的时间充裕,补充充电可以反复做两三次。三、不要等到手机使用时间缩到很短再做激活,那样会因为时间不够造成放电不充分,电池的记忆仍有残留。激活后的使用时间仍会很短。最好在使用时间明显缩短时就采取激活措施。比如新手机的使用时间是七天,当使用时间降低到四天左右就该做激活了。这样一个周末你可以轻松做完激活。四、有时新手机买来或重新激活后没多久使用时间就下降明显,这时不一定就是记忆效应,而有可能是接触不良造成的。最好在重新激活前对电池以及手机的接点做一做清洗搽拭:用小棉签或牙签裹上手巾纸沾少许酒精搽拭就可以了。千万不可用硬物去刮,那样反而会加重接触不良。没有酒精可用高度白酒替代。搽拭完后要用纸巾立即搽干,以免酒精溢开造成电池两极间短路。五、有时电池电量的标识出现空格不一定是没电或出现了记忆效应,有可能是手机电量的标识功能出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判断的办法很简单:当出现空格时不要马上充电,等一等看手机是否很快自动关机。当然没必要每次都检查,过一段时间就注意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不然会加快电池的记忆效应的。当然也不是所有手机都会出现这种状况。六、手机电池是手机的软肋,它是手机所有部件中寿命最短的。遗憾的是很难买到原装的电池来替换。至于为什么那就要问厂家咯。要是到处都有原装的备用电池卖,那厂家的新手机卖谁去?呵呵,最后这点有些跑题了。 手机电池充电技巧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延长电池的有效使用时间,除了充电器的质量要有保证外,正确的充电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质量差的充电器或错误的充电方法都将影响电池的使用时间和循环寿命,下面就是笔者整理出来的有关充电技巧:1、电池出厂前,厂家都进行了激活处理,并进行了预充电,因此电池均有余电,有朋友说电池按照调整期时间充电,待机仍严重不足,假设电池确为正品电池的话,这种情况下应延长调整期再进行3-5次完全充放电。2、如果新买的手机电池是锂离子,那么前3-5次充电一般称为调整期,应充14小时以上,以保证充分激活锂离子的活性。锂离子电池没有记忆效应,但有很强的隋性,应给予充分的激活后,才能保证以后的使用能达到最佳效能。3、有些自动化的智能型快速充电器当指示信号灯转变时,只表示充满了90%。充电器会自动改变用慢速充电将电池充满。最好将电池充满后使用,否则会缩短使用时间。4、充电前,锂电池不需要专门放电,放电不当反而会损坏电池。5、充电时尽量以慢充充电,减少快充方式;时间不要超过24小时。6、电池经过三至五次完全充放电循环后其内部的化学物质才会被全部“激活”达到最佳使用效果。7、请使用原厂或声誉较好的品牌的充电器,锂电池要用锂电池专用充电器,并遵照指示说明,否则会损坏电池,甚至发生危险。8、有很多用户不知是没有注意还是不懂,常常在充电时还把手机开着,其实这样会很容易伤害手机寿命的,因为在充电的过程中,手机的电路板会发热,此时如果有外来电话时,可能会产生瞬间回流电流,对手机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9、电池的寿命决定于反复充放电次数,所以应尽量避免电池有余电时充电,这样会缩短电池的寿命。手机关机时间超过7天时,应先将手机电池完全放电,充足电后再使用。10、手机电池都存在自放电,不用时镍氢电池每天会按剩余容量的1%左右放电,锂电池每天会按0.2?0.3%放电。11、在给电池充电时,尽量使用专用插座,不要将充电器与电视机等家电共用插座。12、尽管我们的手机在网络覆盖区域之内,但在手机关机充电时,我们的手机已经无法接受和拨打电话了。此时,我们可以使用手机的未通转移功能,将手机转移到身边的固定电话上,以防止来电丢失,这种方法对于手机不在网络覆盖区域内或者信号微弱而暂时无法接通时也适用。13、不要将电池暴露在高温或严寒下,像三伏天时,不应把手机放在车里,经受烈日的曝晒;或拿到空调房中,放在冷气直吹的地方。当充电时,电池有一点热是正常的,但不能让它禁受高温的“煎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是在室温下进行充电,并且不要在于机上覆盖任何东西。14、镍镉(NiCd)电池充电前必须保证电池完全没电,再充电后必须保证电池充足电。15、如果手机电池放置太长时间而未用,最好到手机维修部门申请给电池作一个活化处理,也可以自己用一个直流恒压器,调整电压为5-6V,电流500-600mA反向连接电池。注意,一触即放开,最多重复三次,就可以了,经过这样处理后,再用原装充电器进行"调整期"充电。16、充电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对没有保护电路的电池充满后即应停止充电,否则电池会因发热或过热影响性能。17、锂离子电池必须选用专用充电器,否则可能会达不到饱和状态,影响其性能发挥。充电完毕后,应避免放置在充电器上超过12小时以上,长期不用时应使电池和手机分离。 在使用锂电池中应注意的是,电池放置一段时间后则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容量低于正常值,使用时 间亦随之缩短。但锂电池很容易激活,只要经过3—5次正常的充放电循环就可 激活 电池,恢复正常容量。由于 锂电池 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几乎没有记忆效应。因此用户手机中的新 锂电池 在 激活 过程中,是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的。不仅理论上是如此,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从一开始就采用标准方法充电这种“自然 激活 ”方式是最好的。 对于锂电池的“ 激活 ”问题,众多的说法是: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 12小时,反复做三次,以便激活电池。这种“前三次充电要充12小时以上”的说法,明显是从镍电池(如镍镉和镍氢)延续下来的说法。所以这种说法,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误传。 锂电池和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我所查阅过的所有严肃的正式技术资料都强调过充和过放电会对锂电池 、特别是液体锂离子电池造成巨大的伤害。因而充电最好按照标准时间和标准方法充电,特别是不要进行超过12个小时的超长充电。通常,手机说明书上介绍的充电方法,就是适合该手机的标准充电方法。补充:1.对于锂电池的“ 激活 ”问题到用户手上的电池是已经激活了的.因为电池在电芯生产厂家的生产过程中就有这个工序.叫"化成".也就是激活的意思.2.充电时间一定要超过 12小时的问题.其实是没有用的.也手机电池是带有一个保护板的.这个保护板在具备条件时会自动断电.A.过充保护.也就是电池充满了就会自动停止充电.B.过放保护.也就是电池用到了3.2V就会自动停止放电.C.短路保护.也就是电池不小心短路就会自动断开连接.也就是说一般的电池在充电2-3小时左右就满了.满了之后实际已经断开了充电电路.所以是没有意义的.关于手机电池第一次充电有关“新电池激活,充电12-14小时”误解的更正 在论坛的许多地方,都看到这样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了经典。但真理如果离开的特定 的条件,就变成了谬误。 1、12-14小时的由来:第一代的镍镉电池,是需要小倍率充电的,一般建议充电电流1/ 10C,比如你的电池容量是600mAh的,那么1C就是600mA,1/10C就是60mA。因此,充满电需要10多个小时,对于镍镉电池,小倍率充电有好处。 2、目前手机所配的电池情况:主流手机基本上都是锂离子电池,离我们印象最近的应该是3210,配的是镍氢电池,在我们周围好像找不出用镍氢电池的手机了。 3、锂离子电池的知识:我们只说容量一方面。衡量一个锂离子电池的容量有两个检测方法:1C充、0.2C放;0.2C充、0.2C放,不管用什么充电制式,都应该达标。因为锂离子电池已经不同于以前的镍镉电池了,1C的高倍率充电已经可以平常接受,而且也是必须应该接受的了。而如果一个600mAh的电池以1C充电,1小时左右应该充饱了,如果手机直充是这样设计的(很多都是0.5C-0.8C),12-14小时是无稽之谈。 以GB/T18287 2000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当恒流充电至4.2V,转恒压,当电流下降到0.01C时即认为充电终止。例如充电器充电电流是0.5C,充600mAh的电池,2小时左右充电电流会降到6mAh,此时认为已经充饱。为什么会降到0.01C呢?因为已经饱了,这是电芯的反映。对镍氢电,国家标准也已经规定了高倍率充放电的指标。 4、什么算“激活”?锂离子电池本身就是“活”的,假如设计容量600mAh,我虽然充电2小时就饱了,然后放电,可以得到容量600mAh,设计的容量达到了就可以了,这有什么活不活的问题呢? 技术监督部门执行国家标准,检测容量是用1C充电的,然后放,5次中有一次容量达到算合格。 所以正常使用,正常充电即可,从新电池就这样用下去吧,不用担心“激不活”。 5、充14小时是骗自己:用手机直充,2小时左右已经满了,剩下的时间是“烤”机时间,如手机的充电控制有误差(有的),那么就是考验电池的时间。 镍氢电池简单知识 镍氢电池规范叫法: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标称电压(表示电池电压的近似值):nX1.2V。(以3508氢电为例,n=3) 终止电压(规定放电终止时):nX1.0V。 充电制式:(恒流,在以0.2C放电至终止电压后开始恒流充电) 1、0.4C充电:以0.4C充电3.5h 2、完全充电:以0.1C充电16h 放电性能:(只说其一,与大家关系密切的) 0.2C放电:以0.2C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时间应不小于5h。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鉴定氢电容量,是按照0.4C的充电制式充电,并按照0.2C的放电制式 放电的
会影响使用电池的寿命。


锂电在这方面影响不大,不过总这样会影响充电次数,大约剩20%的时候充电比较合适,不要用的一滴不剩,那样会对电池造成严重的伤害,过去的那种说法是针对镍铬类材料电池的。


锂电在这方面影响不大,不过总这样会影响充电次数,大约剩20%的时候充电比较合适,不要用的一滴不剩,那样会对电池造成严重的伤害,过去的那种说法是针对镍铬类材料电池的

第2题:

在测量高浓度样品后容易引发记忆效应,就是在下一次测量时的数值仍然很高,有的文献中说可以采用5%的硝酸做载流进行清洗,而不用纯水,这样有利于防止交叉污染,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样处理这样的问题?


正确答案:1.在做完高浓度的样品后(或配完标准浓度后)用2-5%的盐酸清洗一下就可以了,有程序的。
2.测定汞时回收率高一般是玻璃器皿没有洗涤干净,需要使用酸泡后洗涤,洗涤还是比较严格的;至于记忆效应,这个是原子荧光的通病,你可以在做试样的时候认为设置进样一次洗涤一次,如果软件无法设置那就进样一次进空白样品一次,这样的话记忆效应比较小,但是分析时间就大大拉大了。我一般先不设定,先将样品全部上机一次,发现有超标样品再次检测,就是一个样品一个空白样,这样比较简单有效。

第3题:

在国内首先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就是()。

A、李大钊

B、梁启超

C、陈独秀

D、康有为


A C 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是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共产党早起的领导人。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他们在五四之前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之后,他们由提倡“民主与科学”转而开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且成为了中国社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第4题:

在我国近现代,()提出宪法就是限权之法。

  • A、康有为
  • B、梁启超
  • C、谭嗣同
  • D、李大钊

正确答案:B

第5题:

寻根小说的重要特征是审丑,()在《爸爸爸》中塑造的丙崽形象,就是这样个丑类。


正确答案:韩少功

第6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参考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成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3)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
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
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第7题:

甘地说,我们的地球,可以满足人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的贪欲。可以这样理解,需要是天理,贪欲是人欲。还有人说,人类在动用地球资源的时候,应该只动用它的利息,而不要动用它的本金。可以这样理解,动用利息,就是天理;动用本金,就是人欲。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在国内首先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就是李大钊和梁启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9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德国打了败仗,“公理战胜强权”,这句话几乎成了人人的口头禅。……德国倚仗着他的学问好,兵力强,专门侵害各国的平等自由,如今他打得大败,稍微懂得点公理的协约国,居然打胜了。这就叫做“公理战胜强权”。——《独秀文存》 (1)材料一中,陈独秀评论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中国人非常关注这一事件? 材料二:1918年11月,北京大学举行集会。胡适在演讲中说:“这一次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所以加入战国,全是因为要寻一个‘解决武力’的办法。”“如今且说美大总统所主张,协商各国所同声赞成的‘解决武力’的办法……”——彭明《五四运动史》 (2)材料二中的“协商国”主要指哪些国家?胡适为什么说“协商国所以能大胜,全靠美国的帮助”?美国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武力”的办法? 材料三:在北京大学1918年11月所组织的演讲中,李大钊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2月6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演讲中提到的“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什么?演讲反映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的观点,并分析当时的国内背景。


正确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2)英、法等国。战争前期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物资;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美国总统成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3)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苏俄学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陈独秀: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
胡适:“美国的帮助”使协约国取得胜利。
李大钊:一战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第10题:

同一音位中的几个变体音素,可以互相替换,不需要任何条件,这样的变体就是(),如果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变体就是()。


正确答案:自由变体;条件变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