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

题目
单选题
据《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

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

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

借助强化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水等台,太常、光祿、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益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阙。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
——《隋书》卷28《百官志》下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璀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入衔,自文璀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f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隋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唐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到隋唐中央官制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答案:
解析:
三省六部制使得古代中央官僚制度进一步完善,它也是我国古代制度史上的极其重要的制度之一;考生要注意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影响,这是一个考查的重点。

第2题:

宋代台谏职权统一,均为监察百官臣僚,尤其以宰相为主要监察对象。()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清朝乾隆年间,刘统勋担任刑部尚书一职,下列对刘统勋的职权,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他可以审理中央和地方百官的犯罪 B、他可以复核地方上报的死刑案件

C、他可以主持司法行政与律例修订事宜 D、他可以督察百官风纪


C   清代刑部是清朝的主审机关,为六部之一,执掌全国“法律刑名”事务,下设十七清吏司分掌京师和各省审判事务。刑部是清朝最重要的司法机构,主要负责:一是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二是审核地方上报的重案(死刑应交大理寺复核);三是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以上案件;四是处理地方上诉案及秋审事宜;五是主持司法行政与律例修订事宜。所以,选项A的错误在于,清代的刑部尚书不能审理地方官员的犯罪,他只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的犯罪。依清律规定,大理寺的主要职责是复核死刑案件,平反冤狱,同时参与秋审、热审等会审,如发现刑部定罪量刑有误,可提出封驳。所以B项中复核地方上报的死刑案件的职能是大理寺的职能,而不是刑部的职能。清承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督察百官风纪、纠弹不法,同时负有监督刑部、大理寺之责。亦可参与重大案件的会审。所以D项中督察百官风纪应当由督察院进行,而不是刑部职能。因此,选项C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第4题:

《新唐书·百官志》所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据此,对古代宰相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宰相就是皇帝的总管家,替皇帝管理国家大事
  • B、宰相与皇帝是分开的,宰相是政府领袖,代表政府
  • C、皇帝与宰相是一体的,皇帝是主,宰相是辅
  • D、宰相只是协助,辅佐皇帝,决策权只掌握在皇帝手中

正确答案:B

第5题:

(新唐书卷64)“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以自世,既则迫於利害之谋;故其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弥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可不戒哉!”针对唐代制度中的这种缺陷,宋元时期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①枢密院②三司③行省制④通判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正确答案:D

第6题:

唐代设政事堂于中书省,以宰相领其事,后代也因此称宰相为()。


正确答案:中堂

第7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 D、皇权不断加强

正确答案:D

第8题:

唐代官学的放假,有旬假、田假和授衣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9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 B、牵制君主权力
  • C、提高宰相权利
  • D、提高行政效率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