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雨巷》一诗,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归纳鉴赏本诗的收获,并写成《(雨巷)鉴赏小记》;以‘邂逅雨巷’为题,把这首诗改

题目
单选题
学习完《雨巷》一诗,教师布置了两项作业:“归纳鉴赏本诗的收获,并写成《(雨巷)鉴赏小记》;以‘邂逅雨巷’为题,把这首诗改写成300字左右的散文或记叙文。任选其中一题认真完成。”对该教学环节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诗能养人,该作业就是让学生汲取诗歌营养的过程

B

在初读感知、细品赏读的基础上把知识内化

C

充分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

D

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雨巷》这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1)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2)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在音节上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第2题:

《雨巷》这首诗的主要抒情方式是()。

  • A、借景抒情
  • B、直抒胸臆
  • C、借举止抒情
  • D、借象征抒情

正确答案:D

第3题:

《雨巷》作者是(),因这首诗被称为“雨巷诗人”。

A戴望舒

B艾青

C郭沫若

D闻一多


A

第4题:

《雨巷》一诗的主要的诗歌意象是()。

  • A、“我”
  • B、丁香
  • C、姑娘
  • D、雨巷

正确答案:B

第5题:

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雨巷诗人”。这首诗和新月诗人朱湘的《采莲曲》相比,该诗在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经营上丝毫不逊色,而且由于其情绪的自然流动,而更具别样的神韵。但戴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创作出了《我底记忆》这样的诗作。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更喜欢《雨巷》还是《我底记忆》,为什么?


正确答案: 戴望舒是中国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性人物,曾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对建立白话新诗作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在现代诗歌史上有重大贡献。他早期的诗作里,情调伤感,艺术技巧明显,《雨巷》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这首当时最流行的抒情诗,回响着中国传统诗词的题材和意境,调子低沉而优美,诗人从中国古典诗词里吸取诗情,用丁香结象征愁心,如李商隐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美妙诗句。戴望舒从中得到借鉴,通过对“我”和“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动人形象的描写,创造出一个“梦一般凄迷”的意境,曲折含蓄地传达出大革命失败后诗人苦闷彷徨的内心世界。可见,传统的痕迹是明显的。不仅于此,诗人又借鉴了法国象征派的抒情方试,也借鉴了新月派音乐美的主张,中西合璧、沟通古今的实验相当成功,故而被叶圣陶称赞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雨巷》全诗为七节,每节六行,诗句长短相间,每节诗三、六句重复用一个韵,一贯到底,这样使全诗浑然一体,在错综变化之中富有整齐美。同时诗人又巧妙地运用复唱,不仅头尾两节诗重复,而且诗中重点的词语也一再重复,这样的反复咏唱构成了回荡往复、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使《雨巷》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戴望舒在写出了《雨巷》后不久,就满怀自豪感地把新写成的《我的记忆》,这首诗与那些充满了旧辞藻的语言有了很大差别,标志着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熟: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诗句都是现代人的日常口语,朴素而亲切,而以口语作为诗的语言,在当时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其中“字句底节奏已经完全被情绪底节奏所替代”,实现了他诗歌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的主张,将诗情从形式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朴素而亲切的诗风,别树一帜,自创一派。
但是,把这二首诗摆在一起来仔细比较、品味,显然《雨巷》是一首真正的杰作,而《我的记忆》虽也颇有可取之处,却怎么也不能同《雨巷》相比。尤其如果把时间放长了来看,《雨巷》必能流传下去,而《我的记忆》则除了在文学史上可能会因为研究戴望舒的诗风的转变而被提到以外,恐怕很少有人会再把它作为一篇艺术作品而加以爱好了。事实上,戴望舒在后来的创作实践中,对他的这种偏见作出了明显的修正。

第6题:

《雨巷》本诗有怎样的意境美?


正确答案: 雨巷、雨伞、丁香等等编织出雨中江南小城的美丽画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古典诗词意境美的韵味。

第7题:

《雨巷》这首诗的作者,原名戴梦鸥的是谁?


正确答案: 《雨巷》这首诗的作者,原名戴梦鸥的是戴望舒。

第8题:

关于《雨巷》这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巷》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 B、《雨巷》选取的意象很美
  • C、《雨巷》能够在情绪上感染读者
  • D、《雨巷》是一首热闹的直抒胸臆的诗歌

正确答案:D

第9题:

《雨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正确答案: 这首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或许包容着日常生活、现实斗争与抽象理念三个方面的丰富蕴含。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抒情主人公“我”孤独地撑着雨伞徘徊在悠长而无人走过的雨巷,是在等待梦中情人的出现。诗的被隐蔽在“想象”里面的“真实”,可能是诗人曾经有过的一段感情际遇。
从诗中反映的情绪来看,可将其置放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1927年大革命失败,身为共青团员的戴望舒未免陷入痛苦与彷徨之中。这首短诗运用了如此之多的描写情感之词,如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主调,但内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希望与探求的积极因素。

第10题:

《雨巷》这首诗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本诗的突出成就还在于诗歌节奏的音乐性方面。标点符号的运用,韵脚的有无,排列方式的变化,重复的大量出现,都与诗人内心情绪的变化协调一致。诗歌语言的节奏其实就是诗人内心的情感节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