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爸星期天也不休息吗?

题目
单选题
你爸爸星期天也不休息吗?
A

明天是星期天

B

他想休息一天

C

是啊,工作太忙

D

对,他今天休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工作都很忙,爸爸每隔8天才能休息一天,妈妈每隔7天才能休息一天,小明上学,过双休日,今天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明去春游,问下次是谁先带着小明去游玩?( )

A.爸爸

B.妈妈

C.爸爸妈妈一起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爸爸每隔8天才能休息一天,说明爸爸每9天才能休息一天,则父亲在第27天休息时,恰好是星期六。27=281=4×71,这一天是星期六;妈妈每隔7天才能休息一天,说明妈妈每8天才能休息一天,则妈妈在第48天休息时,恰好是星期六。48=491=7×71;
因此下次是爸爸先带着小明出去玩,故应选A。这个题目有个小小的陷阱就是小明过双休日,即每星期休息两天。所以这道题目,我们要观察7的倍数以及7的倍数之前的一个数,如,(6,7),(13,14),(20,21)等等。

第2题:

王师傅在某个特殊岗位上工作,他每上8天班后,就连续休息2天。如果这个星期六和星期天他休息,那么,至少再过几个星期后他才能又在星期天休息?( )


正确答案:A
设至少过N个星期,可能第N个星期六与星期日连续休息,也可能第N个星期天与星期一连休2天,前者得出:7N-2=10K+8………………(1)后者得出7N-1=10K+8………………(2)其中K是自然数,由(1)得7N=10(K+1),因此,7N是10的倍数,N最小为10。由(2)得7N=10K+9,表明7N的个位数字是9,所以N=7,17,…。可见,至少再过7个星期后,才能又在星期天休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题:

下面哪一种提问是封闭式提问()

A、当时有没有表示同意?

B、当时你有什么反应

C、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D、你能说说你的爸爸吗?


参考答案:A

第4题:

你知道李天王是谁的爸爸吗?


正确答案: 哪吒。

第5题:

()不属于封闭式问题。

  • A、你和你男朋友相处得好吗
  • B、你现在的心情是不是很沮丧
  • C、你能谈谈你和你爸爸的关系吗
  • D、你妈妈是不是不愿意你和你男朋友相处

正确答案:C

第6题:

小明想要去游乐园玩,爸爸对小明说:“你只要做完作业我就带你去玩!”小明兴奋不已,作业做完后爸爸却说今天不去了改天再去,爸爸的行为合适吗?

A.爸爸也有苦衷,可以理解

B.虽然不合适,但是也没办法

C.不合适,大人应当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D.值得鼓励,这是一种激励孩子完成作业的手段


参考答案:C

第7题:

孩子:“爸爸,小华的爸爸游泳游得可好了,你怎么不会呢?”爸爸:“小华的爸爸总是吃鱼,所以就会游泳,爸爸我不常吃鱼,怎么会游泳呢。”孩子:“可是,爸爸你总吃鸡,你会下蛋吗?”这则笑话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联系是客观的

C.主观想象的联系不能够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D.并不是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


正确答案:BC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选项B就说明了主观想象中的联系不能代替或者取消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A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项本身错误,排除。

第8题:

王师傅每工作8天休息两天,现在他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问至少再过多少个星期他才能再次在星期天那天休息?

A.6

B.7

C.8

D.10


正确答案:B
设过了n个星期后再次在星期天休息,此时是第k个工作周期,则7n=10k或7n=10k-1,代入选项n=7时k=5;n=10时k=7,题目问至少过多少个星期,则选B。

第9题:

“星期天我休息”和“我星期天休息”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幼儿园大班“娃娃家”区,一个男孩(爸爸)独自在“家”非常专注地用橡皮泥搓长条条,娃娃放在一边的小床上,门关着。陈老师认为“爸爸”没有积极的语言交流就是无所事事或“不务正业”,想把儿童引入其它活动。指导言行如下: 教师:(敲门)有人在家吗? 爸爸:什么人?(未放下手中活) 教师:我是你们家客人,快开门。(没有具体身份) 爸爸:我很忙,你等会再来。 教师:你这个爸爸怎么没有礼貌,客人来了不招待吗? 爸爸:(无奈,放下手中橡皮泥,过来开门)请进,你自己喝茶。 教师:主人要给客人倒茶呀! 爸爸:(想去搓橡皮泥,又不得已来倒茶,刚想过去) 教师:妈妈不在家,娃娃也没人管。 爸爸:我忙呢!娃娃让他睡会儿。 教师:你一点也不像一个好爸爸。请结合有关游戏的现场指导理论中,关于教师如何把握好师幼互动节奏的原理,指出陈老师指导中的不足之处。


正确答案: 从表面看来,这个“娃娃家”中的男孩的游戏状态很平淡、乏味,其行为近乎无所事事。但是老师如果仔细观察,可能会发现这个男孩非常专注、投入,实际上他在努力地玩着,只是没有积极的语言交流而已。陈老师就没有能了解男孩真实游戏的意义,以主观猜测去判断儿童行为,在指导中压制了儿童游戏的积极性,成为一种不恰当的干扰。
教师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不仅仅是为了当前游戏的现场指导的必要性和针对性的确定。教师通过观察在游戏中充分自由地表现自我的儿童,了解其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从而也有助于以后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以及其他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游戏是了解儿童的窗口,观察是游戏指导的前提和依据。
教师对儿童游戏的指导应当把握以下策略或基本要求:
(1)指导以观察为依据
(2)确定指导的方式方法
(3)确定指导的时机
(4)把握好指导的对象范围
(5)把握好互动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