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房地产公司于2009年12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将其一栋建筑物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12

题目
单选题
甲房地产公司于2009年12月10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将其一栋建筑物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12月31日,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50万元,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8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010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0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950万元。假定甲房地产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010年度损益的影响额为()。
A

150万元

B

50万元

C

100万元

D

200万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9年12月10日,甲公司与乙企业签订租赁协议,将其一栋建筑物整体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12月31日,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50万元,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8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公允价值为1 800万元,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10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 00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 950万元。假定甲房地产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10年度损益的影响额为( )万元。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A
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对甲公司2×10年度损益的影响额=其他业务收入150-其他业务成本100(2 000÷20)=50(万元)。
注:2×10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2 000-100=1 9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 000万元,没有发生减值。

第2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甲企业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18年12月31日。甲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8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50 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5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47 000万元。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2×19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8 000万元。该写字楼2×19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45000
B.42750
C.47000
D.48000

答案:B
解析:
该写字楼2×19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50 000-5 000)-(50 000-5 000)/20=42 750(万元)。

第3题:

甲企业2003年1月与乙企业签订一份租赁合同,将1台大货车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期1年,年租金2万元,合同上没有明确规定车船税的纳税人,则2003年度该货车车船税的纳税人为( )。

A.甲企业

B.乙企业

C.甲企业和乙企业

D.甲企业或乙企业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17年12月31日。甲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17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50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5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47000万元。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2×18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8000万元。该写字楼2×18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45000
B.42750
C.47000
D.48000

答案:B
解析:
该写字楼2×18年12月31日的计税基础=(50000-5000)-(50000-5000)/20=42750(万元)。

第5题:

20×8年6月,甲企业打算搬迁至新建办公楼,由于原办公楼处于商业繁华地段,甲企业准备将其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
20×8年10月30日,甲企业完成了搬迁工作,原办公楼停止自用,并与乙企业签订了租赁协议,将其原办公楼租赁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0×8年10月30日,租赁期限为3年。20×8年10月30日,该办公楼原价为5亿元,已提折旧14 250万元,公允价值为35 000万元。假设甲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答案:
解析: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350 000 000
  累计折旧               142 5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 500 000(不利差额)
 贷:固定资产               500 000 000

第6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2×19年3月31日。2×19年3月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50 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46 000万元,甲企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2×19年12月31日,该项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48 000万元,甲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编制甲企业2×19年12月31日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2×19年12月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48 000万元,计税基础=(50 000-10 000)-(50 000-10 000)/20×9/12=38 5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8 000-38 500=9 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9 500×25%=2 375(万元)。
其中,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46 000万元,写字楼账面价值=计税基础=50 000-10 000=40 000(万元),差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 000万元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6 000×25%=1 500 (万元),2×19年转换日后产生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8 000-46 000)+(50 000-10 000)/20×9/12=3 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所得税费用的金额=3 500× 25% =875(万元),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所得税费用的金额=2 375-1 500=87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875
其他综合收益 1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 375

第7题:

2× 18年 1月 1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项经营租赁合同 ,乙企业将其持有产权的一栋办公楼出租给甲企业 ,为期 5年。甲企业一开始将该办公楼改造后用于自行经营餐馆。由于连续亏损 ,2× 19年 1月 1日,甲企业将餐馆转租给丙公司 ,以赚取租金差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企业2×19年12月31日应将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列报
B.乙企业2×19年12月31日应将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列报
C.丙公司2×19年12月31日应将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列报
D.甲企业2×19年12月31日应将办公楼作为固定资产列报

答案:B
解析:
对于甲企业而言 ,经营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甲企业不拥有该栋楼的产权,不属于其投资性房地产;对于乙企业而言 ,则属于其投资性房地产,选项 A错误,选项 B正确;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不属于承租人的资产,选项 C和 D错误

第8题:

2007年5月,甲企业计划购入一栋6层写字楼,将其中4层出租给乙企业,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其余2层用于本企业办公。5月16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约定自写字楼购买日起将这栋写字楼的4层出租给乙企业,为期5年。6月5日,甲企业实际购入写字楼,支付价款共计1200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的成本300万元,建筑物的成本900万元(用于出租的4层成本为600万元,自用的2层成本为300万元)。甲企业所在城区没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同。作为甲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入账的金额为( )万元。

A.1200

B.600

C.800

D.400


正确答案:C
解析: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写字楼600万元,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300×(600÷ 900)=200(万元),共计800万元。

第9题:

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将其原先自用的一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使用,租赁期开始日为 2× 19年 3月 31日。 2× 19年 3月 31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 50 00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 10 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 46 000万元,甲企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假定转换前该写字楼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税法规定,该写字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 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 0。 2× 19年 12月 31日,该项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 48 000万元,甲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
要求:编制甲企业 2× 19年 12月 31日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2× 19年 12月 31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 48 000万元,计税基础 =( 50 000-10 000) -( 50 000-10 000) /20× 9/12=38 5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48 000-38 500=9 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9 500× 25%=2 375(万元)。其中,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即账面价值)为 46 000万元,写字楼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50 000-10 000=40 000(万元),差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6 000万元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 =6 000× 25%=1 500(万元); 2× 19年转换日后产生的影响损益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48 000-46 000) +( 50 000-10 000) /20× 9/12=3 5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3 500× 25%=875(万元),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2 375-1 500=87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875
  其他综合收益                 1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 375

第10题:

20×8年3月,甲企业计划购入一栋写字楼用于对外出租。
3月15日(租赁开始日),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了经营租赁合同,约定自写字楼购买日起将这栋写字楼出租给乙企业,为期5年。
4月5日,甲企业实际购入写字楼,支付价款共计1200万元。
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答案:
解析: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        12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00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