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的坏账准备时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2009年8月发生应收H公司的款项1000万元,2009年11月H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甲公司对此计提了坏账准备
B.应收控股股东的款项8000万元账龄已经2年了,甲公司对此款项按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则计提了480万元坏账准备
C.2009年11月与M公司债务重组置换出去的应收款项,甲公司转回了该笔款项已计提的坏账准备400万元
D.对于账龄为2年的应收账款——T公司500万元,甲公司认为,鉴于其正在与T公司讨论债务重组协议,无法准确估计损失金额,决定本期不对该笔债权计提坏账准备
第2题:
信达公司是一家2013年成立的公司,该公司201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计提减值前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为2万元。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的余额为200万元。信达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坏账准备的余额为当年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B.坏账准备的余额为当年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乘以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C.2013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应补提坏账准备3万元
D.2013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应补提坏账准备2.9万元
E.2014年12月31日信达公司坏账准备的余额为5万元
第3题:
A、4000元
B、2000元
C、1000元
D、0
第4题:
淮安某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收甲公司的账款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为100万元,经减值测试,决定对该应收账款按15%计提坏账准备,则该公司的正确会计处理为( )。
A.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
贷:坏账准备 150
B.
借:坏账准备 1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150
C.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
贷:坏账准备 50
D.
借:坏账准备 5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0
第5题:
长江公司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假设该年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0;2008年确认坏账损失1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2009年收回已转销的坏账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0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比率为5%。该企业三年内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金额累计为( )万元。
A.35
B.49
C.100
D.135
第6题:
A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年初通过收购股权成为B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2006年年末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1500万元;2007年年末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4500万元;2008年年末A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2250万元,A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编制2008年末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有( )。
A.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5
贷:资产减值损失 45
B.借:应付账款 2250
贷:应收账款 2250
C.借:资产减值损失 4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5
D.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9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90
E.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0
第7题:
38 、淮安某公司2008年12月31日应收甲公司的账款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为100万元,经减值测试,决定对该应收账款按15%计提坏账准备,则该公司的正确会计处理为( )。
A、借: 资产减值损失150
B、借: 坏账准备150
C、借: 资产减值损失50
D、借: 坏账准备50
第8题:
甲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应收账款余额的5%。上年年末该公司对其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总额为2000万元,本年年末对其子公司内部应收账款余额总额为3000万元。该公司本年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抵销坏账准备的总额为( )。 A.80万元 B.50万元 C.100万元 D.150万元
第9题:
AS股份有限公司于2005年年初通过收购股权成为B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2005年年末,AS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150万元;2006年年末,AS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450万元;2007年年末,AS公司应收B公司账款为225万元。AS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对此,编制2007年末合并会计报表工作底稿时应编制的抵销分录包括( )。
A.借:应收账款一坏账准备4.5
贷:资产减值损失4.5
B.借:应付账款225
贷:应收账款225
C.借:资产减值损失4.5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4.5
D.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9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9
第10题:
A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3%。2006年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6万元(假定均为应收账款计提),当年A公司核销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1.22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5.58万元,年末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则2006年末A公司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万元。
A.9
B.11.04
C.11.4
D.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