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异了,没有尽到照顾大勇的责任。大勇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受到的约束比较少,他经常与同学打架,初中毕业

题目
问答题
大勇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异了,没有尽到照顾大勇的责任。大勇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受到的约束比较少,他经常与同学打架,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接触了很多社会上的朋友。一次为了讲义气,帮朋友打架,被判入狱,后转入社区进行矫治。在矫治期间,大勇对家人感到不满,对现在比他强的朋友感到不满,对社区中显阔的人看不惯,情绪经常出现波动,大发脾气。社区工作者针对大勇的情况,积极与他进行沟通,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和大勇达成了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勇改变易怒的情绪问题。社区工作者采用基线测量方法介入治疗,让大勇对1-3周情绪激动的次数进行记录(分别为每周8、9、7次),从第四周开始进行介入,记录4-10周情绪激动的次数为每周6、5、4、3、2、2、3次。 问题:1.简述基线测量方法的含义。2.从案例内容分析,阐述基线测量的操作程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基线测量方法的含义: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2.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①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②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测量表。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的情况。
(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前两步)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结果。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不符合社会化内容的是

A、木匠的儿子跟着父亲学做家具

B、人猿泰山从小被母猿收养,学会了林中捕食

C、小明在中国科学院读书,决定以后要做个科学家

D、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习怎么过马路

E、大勇毕业后想去海滨城市工作


参考答案:B

第2题:

只有当房产中介小刚在场时,苏红和方清才能签订买卖房屋的合同.而小刚只在自己工作的房产中介机构参与签订合同.只有大勇陪同,苏红才去小刚工作的房产中介机构.

如果上面的陈述是真实的,下面哪项也必定是真实的?( )

A.大勇不去房产中介机构,苏红和方清无法签订合同

B.小刚参加,苏红和方清在房产中介机构签订合同

C.大勇去了事务所,苏红和方清签订合同

D.苏红和方清没能签订合同,是由于房产中介小刚没有参加


正确答案:A
A[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判断,苏红和方清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满足以下条件:除去他们二人外,必须有小刚在场以及大勇陪同苏红前去房产中介机构,签订合同的地点必须在房产中介机构.这些条件缺一不可.故本题选A.

第3题:

学样社会工作者小林最近听到他所服务的学校班主任王老师多次反映,说她的班里有个叫大勇的学生近来举动很反常,要么一个人闷闷不乐,要么就很容易对同学发脾气,她希望小林能给大勇辅导。小林在给大勇做辅导时,首先应( )。

A.进行需要评估

B.建立专业关系

C.进行问题评估

D.拟定服务计划


正确答案:D

第4题:

社区矫正对象大勇,男,20岁。大勇10岁时父母离异,一直随母亲生活。母亲一直忙于生计,无暇管教他。大勇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易冲动,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初中时大勇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后来上职校时因打群架被学校劝退,一直闲散在社区。
前些日子,得知自己的朋友被人欺负,大勇伙同一帮“兄弟”前往报仇,将人砍伤后被捕获刑,成为社区矫正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与大勇交往中发现他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包括看不惯邻居的霸道,恼火母亲的唠叨,抱怨父亲不管他,厌恶民警的管教,不满昔日哥们的炫耀等。在与大勇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及充分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决定运用认知行为治疗法帮助大勇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情绪问题处理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大勇一起商量设定一些测量愤怒的指标,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摔打东西,控制不住地发火,想打人等。在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前,社会工作者要求大勇记录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发生的原因、当时的情境、自己的反应等,以此作为评估依据。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10周内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分别为:介入前(7次、6次、8次),介入后(5次、6次、5次、4次、3次、2次、3次)。
【问题】
1.以上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说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结合案例说明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2.用上述案例中提供的测量数据,根据下面给出的基线坐标示意图(见图2—2),完成基线测量评估坐标图;对介入前后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平均次数进行比较,并对介入效果进行分析。



答案:
解析:
1.基线测量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基线测量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人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基线测量法具体的操作程序包括:
(1)建立基线。建立基线的方法是:
①确定介入的目标,本案例中的介入目标是大勇的愤怒情绪。
②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本案例中的测量工具是大勇对自己出现愤怒情绪时的相关生理及心理指标进行的直接观察。
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本案例中在介入前对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次数的测量过程即是基线期。
(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本案例中,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大勇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继续记录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即是介入期的测量。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结果。本案例中,大勇每周的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在基线期和介入期明显减少。
2.根据案例中提供的测量数据,完成基线测量评估坐标图,如图2—3所示。

根据图2—3对介入前后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平均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有非常明显的介入效果。
矫正对象大勇的主要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出现。社会工作者针对大勇的问题,最后决定对其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改变其情绪和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的内部信息加工的特点,把人的内部意识的变化过程也作为考察的内容。这样,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既看到人的行为改变的规律,又看到人的认知加工特点,使内部和外部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工作。
通过图2—3可以看出,大勇每周愤怒情绪的出现次数在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大大的减少了,说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第5题:

共用题干
小王今年17岁,父母离异,现父母均已再婚,小王一直由奶奶扶养长大。初中毕业后与叔叔合伙开了一家饭店,在一次车祸中,小王重伤丧失劳动能力。根据案例回答35~37题。

如果此时小王的奶奶表示无力抚养小王,则()。
A:只能由小王的父亲抚养
B:只能由小王的母亲抚养
C:可以选择由小王的父亲或母亲抚养
D:小王的奶奶抚养义务在先,不能放弃

答案:C
解析: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离婚只能消除夫妻关系,不能消除父母子女的关系。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还是由母亲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在男女双方离婚后,双方均具备亲自抚养、子女随一方共同生活的条件下,应当亲自行使抚养教育孩子的权利与义务,祖父母对小孩的抚养教育,仅是帮忙性质的抚助,绝不能替代父母任何一方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其父母都有义务对受损害方给予赔偿。如果父母已经离婚,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般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责任确实有困难,可以与另一方共同承担责任。

第6题:

孟子把勇分为()。

A、大勇

B、士君子之勇

C、血气之勇

D、意气之勇


参考答案:ACD

第7题:

小芳与小莲是一对好朋友,大刚与大勇也是,但这四人彼此间却并不太熟悉。在一次机关联谊会上,小芳、小莲与大刚、大勇相遇,小芳能叫出大刚的名字,但大刚却叫不出小芳的名字。凡能叫出大刚名字的人都能叫出大刚朋友的名字,凡叫不出小芳名字的人都叫不出小芳朋友的名字。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小莲能叫出大刚的名字
B.大刚能叫出小莲的名字
C.小芳能叫出大勇的名字
D.大勇能叫出小芳的名字

答案:C
解析:
由“小芳能叫出大刚的名字”和“凡能叫出大刚名字的人都能叫出大刚朋友的名宇”可以推出,小芳能叫出大刚朋友的名字,又“大刚和大勇是好朋友”,故小芳能叫出大勇的名字。故答案选C。

第8题:

2007年1月10日大勇电器超市贴出一布告,布告上写明:“本超市降价处理一批电饭锅,望顾客在4日内前来选购。”王阿婆看到布告后于第3天前去购买,被告知电饭锅已卖完。

回答下面 82~84 题:

第 82 题 电器超市打出的布告是否构成要约?大勇电器超市是否应就此承担责任?( )

A.大勇电器超市的布告已构成要约,超市应对王阿婆没买到电饭锅承担相应责任

B.大勇电器超市的布告已构成要约,但由于电饭锅已卖完,超市与王阿婆的买卖合同未成立,因此超市对阿婆没买到电饭锅不承担责任

C.大勇电器超市的布告不构成要约,因此超市对王阿婆未买到该电饭锅不承担责任

D.大勇电器超市的布告构成要约,应赔偿王阿婆一个电饭锅


正确答案:C
【考点】商场广告的法律性质
【解析】大勇电器超市发布的布告目的在于招揽顾客选购自己的商品,布告中没有合同得以成立的主要条款,也没有发布人希望订立合同并愿受其拘束的意思表示,因此,该布告只是要约邀请,不构成要约。

第9题:

共用题干
小王今年17岁,父母离异,现父母均已再婚,小王一直由奶奶扶养长大。初中毕业后与叔叔合伙开了一家饭店,在一次车祸中,小王重伤丧失劳动能力。根据案例回答35~37题。

小王的法定监护人是()。
A:小王的父母
B:小王的奶奶
C:小王的叔叔
D:小王所在地的民政部门

答案:A
解析:
根据《婚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离婚只能消除夫妻关系,不能消除父母子女的关系。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还是由母亲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在男女双方离婚后,双方均具备亲自抚养、子女随一方共同生活的条件下,应当亲自行使抚养教育孩子的权利与义务,祖父母对小孩的抚养教育,仅是帮忙性质的抚助,绝不能替代父母任何一方对子女的抚养与教育。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其父母都有义务对受损害方给予赔偿。如果父母已经离婚,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般由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责任确实有困难,可以与另一方共同承担责任。

第10题:

大勇出生后不久父母便离异了,父母没有尽到照顾大勇的责任。大勇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受到的约束比较少,他经常与同学打架,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接触了很多社会上的朋友。一次为了讲义气,帮朋友打架,被判入狱,后转入社区进行矫治。在矫治期间,大勇对家人感到不满,对现在比他强的朋友感到不满,对社区中显阔的人看不惯,情绪经常出现波动,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社区工作者针对大勇的情况,积极与他进行沟通,并与之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和大勇达成了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勇改变易怒的情绪问题。社区工作者采用基线测量方法介入治疗,让大勇对1-3周情绪激动的次数进行记录(分别为每周8、9、7次),从第四周开始进行介入,记录4-10周情绪激动的次数为每周6、5、4、3、2、2、3次。
问题:
? ?1.简述基线测量方法的含义。
?2.从案例内容分析,阐述基线测量的操作程序。


答案:
解析:
1.基线测量方法的含义: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 2.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
①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
②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
③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的情况。
(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为数据比较之用。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结果。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