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

题目
问答题
黄明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黄明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的()。

A.20% B.15% C.10% D.5%

 


C。解析:如果总人数为100,那么有20人不是本科,30人没有销售经验,有40人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要想三者同时存在的最少,则需三者不同时存在是最多,最多为20+30+40=90人,所以至少三者都存在的比例为10%。

第2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
A 20%
B 15%
C 10%
D 5%


答案:C
解析:

第3题:

黄明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黄明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考评缺乏客观标准。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②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③同事打分所占的比重过大。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同事在参与考评时,常受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导致主管对被考评人员的工作和实际表现不熟悉,不了解,造成考评结果不准确、不公平。
⑤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⑥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的考评周期应相对短一些。生产人员的绩效容易发生变化,而管理人员相对稳定。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相对生产人员的考评周期要长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第4题:

某公司在员工培训中,针对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经常出现因不理解对方工作性质而发生冲突的情况,将生产和销售部门人员进行岗位对调,并分别模拟销售和生产的工作状态。这种培训方法是()。

  • A、讲授法
  • B、案例法
  • C、角色扮演法
  • D、头脑风暴法

正确答案:C

第5题:

王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总共有32名员工,其中有24名生产人员和8名管理人员,该部门的考评方法采用的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40%,同事占60%。在考评时,32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王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①考评方法不合适,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②考评方法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③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在进行考评时,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和对员工的指导。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⑤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第6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验,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 )。

A.20%

B.15%

C.10%

D.5%


正确答案:C

第7题:

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 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列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 00分,上级打分占3 0%,同事占70%0在考评时,2 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1 4分)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解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①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2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列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2分)而且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2分)


②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在进行考评时,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开性。(2分)


③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和对员工的指导。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2分)


④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2分)


⑤未对绩效进行监控。(2分)


(2)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2分)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2分)


第8题:

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①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②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
此一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③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
⑤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⑥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前者应相对短一些.

第9题:

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1)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2)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3)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4)主观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
5)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6)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1)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2)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第10题:

李某是桂林伐木装饰公司销售部门主管,该部门有1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销售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比例30%,同事打分占比例70%。在考评时,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下列哪项不属于潜能开发所包含的要素?()

  • A、高度的自信
  • B、坚定的意志
  • C、远大的目标
  • D、强烈的愿望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