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

题目
多选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

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

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B
解析: 甲以自己吸食目的购买毒品,不能构成贩卖毒品罪;而乙为了贩卖的目的购买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丁向他人出售毒品,构成贩卖毒品罪;丙居中介绍毒品买卖,属于贩卖毒品罪的共犯。案件中,只要存在毒品和钱的交易(不论是成本价还是跳楼价),就成立贩卖毒品罪,所有的相关人员都应定贩卖毒品罪,包括起促进、介绍作用的人。但有两类人需要排除出去:(1)吸毒的人为了吸食而购买毒品;(2)帮吸毒的人代购毒品用于吸食,并且没有赚取差价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按20%和80%的份额共有1间房屋。二人将房屋出租给丙,丙取得甲和乙的同意后将该房屋转租给丁。现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有优先购买权,丁无优先购买权

B.乙、丙有优先购买权,丙无优先购买权

C.乙、丙、丁都有优先购买权

D.丙、丁有优先购买权,乙无优先购买权


正确答案:C

第2题:

甲想以贩养吸,要求乙以1000元1克为其联系毒品卖家,乙遂积极奔走,终于成功买到毒品交给甲,甲将50克毒品送给乙。乙将其中的10克交给丙,对丙说这是补品劝其吸食,丙吸后大为高兴,遂给乙1000元以示酬谢。在劝丙之妻丁吸食时,丁发现是毒品而不吸,乙遂提出要举报丙吸毒,丁亦同意吸食,乙见丁长得漂亮,想与其作情人,就未向丁收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成立贩卖毒品罪
B:就乙与丙的行为而言,乙构成贩卖毒品罪,引诱吸毒罪
C:就乙与丁的行为而言,乙虽不成立贩卖毒品,但也构成犯罪
D:乙成立贩卖毒品罪

答案:C
解析:
A不正确,甲收买毒品后只有赠送乙50克的行为,故甲不成立贩卖毒品罪。B、D不正确,乙虽购买但没有贩卖行为。C正确,根据《刑法》第353条之规定,构成强迫他人吸毒罪。

第3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假币50万元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假币50万元抵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入丁工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

A.甲、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ABD
58.答案:A、B、D 考点:假币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数罪并罚讲解:本题中甲和乙的行为都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所以A项正确,当选;丙构 成挪用公款罪和购买假币罪,挪用公款后进行非法活动的,应数罪并罚。此外,购买假币后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无需数罪并罚,所以,B项正确,当选。丁明知是贩毒所得,仍帮丙转账,构成窝藏毒赃罪和洗钱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处罚,所以D 项当选。

第4题:

甲、乙通过向丙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答案:A
解析:
贩卖毒品罪在主观上要求必须有贩卖的故意,甲是为了自己吸食毒品而购买的,因此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乙是为了贩卖而贩卖的,当然构成贩卖毒品罪。丁利用丙介绍毒品买卖获利,自然也是贩卖毒品罪。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中获利,与丁构成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因此,仅有甲的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第5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 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50万元假币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50万元假币抵 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 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人丁工 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
A.甲、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假币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数罪并罚
讲解:本题中甲和乙的行为都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所以A项正确,当选;丙构 成挪用公款罪和购买假币罪,挪用公款后进行非法活动的,应数罪并罚。此外,购买假币后 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无需数罪并罚,所以,B项正确,当选。丁明知是 贩毒所得,仍帮丙转账,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处罚,所以D 项当选。

第6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海洛因转让10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只是帮助乙吸食毒品,《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答案:ABCD

第7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50万元假币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50万元假币抵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人丁工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
A.曱、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假币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数罪并罚
讲解:本题中甲和乙的行为都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所以A项正确,当选;丙构成挪用公款罪和购买假币罪,挪用公款后进行非法活动的,应数罪并罚。此外,购买假币后 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无需数罪并罚,所以,B项正确,当选。丁明知是贩毒所得,仍帮丙转账,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处罚,所以D项当选。

第8题:

甲、乙均为吸毒人员,且关系密切。乙因买不到毒品,多次让甲将自己吸食的毒品转让几克给乙,甲每次均以购买价转让毒品给乙,未从中牟利。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贩卖毒品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B.贩卖毒品罪以获利为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C.甲属于无偿转让毒品,不属于贩卖毒品,故不成立贩卖毒品罪

D.甲只是帮助乙吸食毒品,《刑法》没有将吸食毒品规定为犯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关于毒品犯罪,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毒贩乙雇请甲将毒品由A市运往B市,由于B市正大力打击毒品犯罪无法出手,乙又让刚到B市的甲将毒品运回A市,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B:甲为了吸食而买进毒品后,由于戒毒成功将手头剩余的毒品低价出卖,由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甲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C:甲居住在A地,去B地出差期间为了自己吸食购买了10克海洛因,将毒品带回A地,经过安检时被发现,甲构成运输毒品罪
D:警察从甲家中查获150克海洛因,甲交代是女友乙保管的,乙供称是她所有,是前男友丙给她供吸食之用的。乙确实有毒瘾。但无法找到丙,乙的供述不能证实。甲、乙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共犯

答案:A,D
解析:
【考点】毒品犯罪。详解:A选项,从结局上看没有变更毒品所在地却使毒品的所在地曾经发生了变化的行为,也成立运输毒品罪;B选项,非法出售毒品不以营利为目的,应构成贩卖毒品罪,故B选项说法错误,不应入选;C选项,为了自用而携带不构成运输毒品罪;D选项,无法证明来源,故为非法持有毒品罪。

第10题:

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将自己用于吸食的毒品低价卖给别人的,虽然没有营利的目的,仍构成贩卖毒品罪
B:乙明知王某要制造毒品,还向他大量出售易制毒物品,乙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C:丙买来毒品后,为了增加重量,将一些头痛粉碾碎后掺入毒品中。丙构成制造毒品罪
D:丁知道自己贩卖的是毒品,但不知道具体种类,不构成贩卖毒品罪

答案:A
解析:
【考点】贩卖、制造毒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详解:选项A:贩卖毒品罪不要求以营利为目的,故甲仍然构成贩卖毒品罪。选项B:乙构成制造毒品罪的共犯。只有不知道对方的用途而出售的,才认定为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选项C:丙这种行为没有制造出新的毒品,所以不构成制造毒品罪。选项D:丁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即可构成贩卖毒品罪,不要求认识到毒品的具体种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