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和对背诵优秀诗文篇目数的要求分别是(  )。

题目
单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对第四学段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和对背诵优秀诗文篇目数的要求分别是(  )。
A

不少于5万字,50篇(段)

B

不少于40万字,50篇(段)

C

不少于260万字,80篇(段)

D

不少于400万字,135篇(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文__________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__________万字以上。


答案:
解析:
240 400

第2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二学段
B.B第三学段
C.第四学段
D.第五学段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C项正确。

A项:第二学段一般指3~4年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第三学段一般指5~6年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第五学段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分类。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3题:

对于较长篇幅的古诗文背诵篇目,最切实有效而且便捷的背诵方法是整分联背诵法。 ( )


正确答案:√

第4题:

下列内容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数与式”的是( )。

①有理数 ②方程 ③实数 ④代数式 ⑤整式与分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第三学段第一部分“数与式”包括:1.有理数 2.实数 3.代数式 4.整数与分数;而方程属于第二部分:方程与不等式

第5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指的是(  )。

A.第1学段
B.第2学段
C.第3学段
D.第4学段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答案】D。
【解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第6题:

简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答案:
解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l6次左右。

第7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初中一年级美术学习所属的学段是( )。

A. 第二学段
B. 第三学段
C. 第四学段
D. 第五学段

答案:C
解析: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
(7—9年级)。初一属于第四学段。

第8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字以上。

A、200万

B、30

C、400万

D、500万


正确答案:C

第9题:

简述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解。
(12分)


答案:
解析:
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①构建开放地理课程的功能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根据调查所知,现在一个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学科知识只占到其所拥有的整个该学科知识的60%的份额,甚至还要低。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程,已经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从过去的静态变为动态,学习状态从“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源泉从“单一课本”到“多种渠道”,知识视野从狭窄变为开阔。“见多”才能“识广”.当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自觉汲取现代地理科学精华作为养料的时候,一个活跃的、负责任的、会生活的公民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就为期不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地理课程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灵感和灵气,激发了创新的冲动和欲望,使地理知识变得那么有趣而不再令人生厌,地理重归生活而不再那么遥远。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开放式的地理课程,表现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
②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具体表现
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形态的开放性;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开放性。

第10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怎样阐述“数学思考’’在第三学段(7。9年级)这一学段目标的?


答案:
解析:
(1)通过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经历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过程,初步建立几何直观。 (2)了解利用数据可以进行统计推断,发展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
(3)体会通过合情推理探索数学结论,运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的过程,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能力。
(4)能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