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课《大海啊,故乡》的课堂上,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五线谱,并在相应的音符下加入了捻指、拍腿、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学生通

题目
单选题
在音乐课《大海啊,故乡》的课堂上,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五线谱,并在相应的音符下加入了捻指、拍腿、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学生通过这种声势练习掌握曲中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教师采用的音乐教学法是(  )。
A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

奥尔夫教学法

C

铃木教学法

D

柯达伊教学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小学音乐《大海啊,故乡》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5日 下午 重庆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大海啊,故乡
2.内容:
?


3.基本要求:
(1)试讲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的进行引导教学;
(2)试讲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
(3)试讲10分钟。
答辩题目1.什么是跳进?什么是级进?
2.板书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初步感知
1.初次聆听,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速度稍慢、深情舒缓地)
2.谁能说一说这是几拍子的歌曲吗?(三拍子)
教师介绍三拍子:三拍子通常给人以抒情、荡漾的感觉,刚才我们已经感受到这是一首深情荡漾的歌曲,你们一起把这首歌的歌词深情地朗诵一遍,好吗?
3.请同学用深情的、起伏荡漾地声音朗读歌词。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朗读声中读到了深情,听到了游子的心声,请同学们把感情投入到歌声中去,让我们来学唱歌曲。
(三)探究学习
1.跟琴学唱歌谱,找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重点加以训练。
2.用“wu”模仿海风声进行模唱,提示学生注意四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与唱法。
3.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中模仿游子声声呼唤故乡的高潮部分在哪里?
学生分享。(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
教师顺势提问:这两句的音与前两句相比较怎样?表现了歌者情感怎样的变化?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音区更高,情绪越来越激动,不断升华,就像翻滚的海浪一浪高过一浪。
4.教师提出问题:后半部分演唱力度与情绪应该相应的有些什么变化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更加强烈有力,情绪更激动,才能表达呼唤的真切。
5.完整的聆听歌曲,尝试着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
(四)拓展延伸
1.介绍歌曲背景:歌曲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牧羊曲》等。
2.创编舞蹈动作。
(五)小结作业
大海是宽阔的,又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作业:搜集关于“大海”的作品。
【板书设计】
大海啊,故乡
中速、深情的
四分音符与附点音符的对比
切分节奏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跳进?什么是级进?
2.板书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答案:
解析:
1.
音阶中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称为级进。音阶中不相邻音级之间的连接称为跳进。
2.
板书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第2题:

案例:
某教师在45分钟的《大海啊,故乡》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大海的相关知识来引导学生们学习这首歌曲(10分钟),并播放《大海啊,故乡》的视频让学生们观看学习(20分钟)。
在课堂最后的l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歌唱《大海啊,故乡》,并提问生这首作品:“好不好听”
学生回答:“好听。”最后结束课堂。
问题:依据《义务教育课程基本理念》对案例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答案:
解析:
这是一个问题案例。 此案例中没有做到“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理念。这位老师在课堂上首先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导入,介绍了大海的相关知识,本就厚此薄彼,导入时间过长。之后单纯地观看《大海啊,故乡》的视频,让学生跟着学,也没有更好的引导学生去有方法的学习歌曲,同时也没有对音乐进行分析。最后15分钟仅仅带着同学们唱了《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单纯的提问学生对这首作品的感受,最后结束课堂。同时在课堂设置上没有音乐性、启发性,也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审美领域和学生的心理情况,也间接忽略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
建议此教师首先要根据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新课程理念.设置合理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做引导,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增强创造意识。其次,从音乐本体出发,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从而达到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再次,就是将更多的音乐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更加丰富。最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第3题: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正确答案:BC

第4题:

声势练习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包括有规律的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其中捻指对应四部合唱中的( )。

A.女高音
B.男高音
C.女低音
D.男低音

答案:A
解析:
声势练习是根据四部合唱设计的捻指(女高音)、拍手(男高音)、拍腿(女低音)、跺脚(男低音)四个声部。

第5题:

在音乐课《大海啊,故乡》的课堂上,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五线谱,并在相应的音符下加 入了捻指、拍腿、拍手、跺脚等动作,让学生通过这种声势练习掌握曲中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里教师采用的音乐教学法是( )。


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奥尔夫教学法

C.铃木教学法

D.柯达伊教学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题干中的捻指、拍手等属于声势练习,是典型的奥尔夫教学法。

第6题:

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进行训练属于( )
A.铃木镇一的“小提琴”教学
B.柯达伊的“歌唱”教学
C.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
D.奥尔夫的“声势”教学


答案:D
解析:
用“跺脚”“拍腿”“拍手”“捻指”进行训练属于奥尔夫的“声势”教学。

第7题:

拍手、拍腿、跺脚这些动作属于哪种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

A.柯达伊教学法
B.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C.奥尔夫教学法
D.铃木教学法

答案:C
解析:
C选项,奥尔夫(1895-1982),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奥尔夫教学法主要是运用儿童非常容易接受并且喜欢的形式来培养乐感,比如说拍手、拍腿、跺脚(声势教学法)、做游戏、唱歌等。综上,C选项正确。

A选项,柯达伊(1882-1967),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柯达伊非常推崇合唱教学,因为他认为唱歌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在歌唱过程中采用的是首调唱名以及手势唱名法。故排除。

B选项,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音乐活动这三部分内容共同组成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教学实践。故排除。

D选项,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曾担任日本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他始终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他把小提琴教育当成母语来引导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学会音乐。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是C项。

第8题: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E.初三教室内,物理老师拿戒尺在不听话的学生后颈上使劲击打三下


答案:B,C,E
解析:
关于是否属于体罚的问题,可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惩罚措施的方式、强度等具体考虑。

第9题:

课堂当中,教师请同学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运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分别代表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来进行节奏创编并展示。该名教师运用了国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哪种音乐教学法中的教学内容()


A.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B.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

C.铃木镇—音乐教学法

D.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答案:D
解析:
同外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为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等。题干中的教师使用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进行节奏创编,属于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练习。

第10题:

下列关于节奏的教学行为, 哪一种体现了柯达伊的教学理念? ( )

A. 从儿歌童谣中提出简单的节奏型, 作为“节奏基石”
B. 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节奏, 例如四分音符是“走”
C. 通过声势活动培养节奏感, 例如捻指、 拍手、 跺脚等
D. 通过音节来体验和识别节奏, 例如四分音符读作“ta”

答案:D
解析:
柯达伊教学法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节奏和唱名的简记法。柯达伊认为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好途径,以唱歌为基础,推崇合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和手势唱名等方法,特别是节奏时值,字节读法具有重要特征。A项关键词“节奏基石”和C项关键词“声势”都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B项的教学行为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体态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如走、跑、跳等,来体会音乐的速度、力度等特点;D项是柯达伊教学法节奏训练中的内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