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题目
单选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三维目标”强调:我国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

发展变革

B

改革开放

C

改革创新

D

勤俭节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有关“思想性”的内容。


答案:
解析: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特点。其中思想性指的是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2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制定的总目标是什么?总目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答案:
解析: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
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
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
对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第3题: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概念的建构强调从学生熟悉的_______出发。


参考答案:日常生活实际

第4题:

结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三维课程目标,简述物理学史上一例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见解的史实。


答案:
解析:
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超越自己的历史。每一个划时代观点的萌芽甚至被人们接受都是在同顽固势力、以及自己狭隘思想的斗争中产生的。下面列举历史上著名的挑战权威、不迷信传统理论的例子一哥白尼的“日心说”。
在古代,坚实的大地是不动的这一观点是符合人们经验常识的,另一方面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可以很好的和当时的观测数据相吻合,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包括普通民众和学者大都认为,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但为了与更多的天文观测数据相吻合,地心说增加本轮的方法就显得异常繁琐。哥白尼经过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科学地阐明了天体运行的现象,推翻了长期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虽然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日心说”同样是不完善的理论。但在当时,则是非常大胆、被权威所不容的。

第5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中包含了五个一级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反映了培养科学素质的课程目标

B.其主要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核心观念进行设置

C.其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选取和方向

D.每个主题在三维目标的体现上各有侧重

答案:B
解析:
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设置了五个一级标题。

第6题:

简述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答案:
解析:
(1)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2)依据课程标准,用好历史教材.
(3)依据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学习历史.
(4)依据课程标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5)依据课程标准,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第7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于教材编写的建议。


答案:
解析:
①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②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③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④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第8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第9题:

简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


答案:
解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下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②了解家乡、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貌,了解家乡与祖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③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④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②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③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发现地理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④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表达、交流地理学习的体会、想法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②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③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④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防范自然灾害、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10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几何直观”。简要回答.建立“几何直观”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