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题目
问答题
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 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 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镇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1 所示。



(注:本图单位以cm 计,路基两侧超宽填筑50cm)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验区,面积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井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务、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察,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 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 中标注H 以及A 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答案:
解析:
1、H:边坡高度;A:分级过渡台阶(护坡道)。
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碎石,矿渣。
2、①错误一:试夯区面积200 ㎡;
正确做法:试夯面积不应小于500 ㎡;
错误二: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正确做法: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不小于3 米。同时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②单机夯击力,夯击遍数。
3、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4、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该进行水平位移监测。
控制标准:施工期间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控制路堤稳定性。

第2题:

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强夯过的土层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答案:D
解析:
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6.3.1条、6.3.4条、6.3.5条、 6.3.7条。

第3题:

强夯施工规定错误的是( )。

A.强夯前应在地表铺设碎石、矿渣等材料作为垫层
B.强夯宜分主夯、副夯、满夯三遍实施
C.第一遍主夯完成后,第二遍的副夯点应在主夯点中间穿插布置
D.两遍夯击之间应有1d左右的时间间隔

答案:D
解析:
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应根据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确定;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歇时间不应少于21d;对于粉性土地基,间歇时间不应少于7d;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间歇时间不宜少于3d。

第4题:

什么叫挥发分焦渣?它有几种不同类型?试分别写出其名称。


正确答案:挥发分焦渣是指测定煤的挥发分后遗留在坩埚底部的残留物。它有8种不同类型:
①粉状
②粘着
③弱粘结
④不熔融粘结
⑤不膨胀熔融粘结
⑥微膨胀熔融粘结
⑦膨胀熔融粘结
⑧强膨胀熔融粘结

第5题:

关于强夯置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在地表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垫层材料宜与桩体材料相同
B.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试夯确定
C.应按由外向内,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
D.应在地表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垫层材料可采用碎石等坚硬颗粒材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强夯置换应按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6题:

关于采用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强夯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试夯
B.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不必考虑土层的天然含水量
C.在强夯土层表面可以再设置一定厚度的灰土垫层
D.强夯过的土层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答案:A,C
解析: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第6. 3. 4条,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需要考虑土层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含水量1% ~3%。 在拟夯实的土层内,当土的含水量低于10%时,宜加水至接近最优含水量;当土的含水量大于塑限含水量3%时,宜采取措施适当降低其含水量。强夯过的土层也会膨胀或反弹,所以不宜立即测试其地基承载力。

第7题:

(2018年)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楼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



注:本图单位以cm计,路基两侧超宽填筑50cm。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为200m2。试夯结束后在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击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
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①夯点布设;②施工准备;③场地平整;④试夯;⑤主夯;⑥检查验收;⑦副夯;⑧满夯。
事件三: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高填方路堤进行了动态观测,即沉降观测,用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1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 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4.补充事件三中,施工单位对软土地区路堤施工还必须进行的动态观测项目及控制标准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1)H:边坡高度;A:分级过渡台阶(护坡道)。 (2)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碎石,矿渣。
2.(1)错误一:试夯区面积200m2;
正确做法:试夯面积不应小于500m2;
错误二: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正确做法: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不小于3m。同时坡脚外增加一排置换桩。
(2)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
3.事件二中正确的强夯施工顺序为: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4.(1)动态观测:公路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
(2)控制标准:施工期间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控制路堤稳定性。

第8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路基工程,其中K3+220~K3+650为高填方路堤。路基填方高度最高为21.2m,地面以下有约6m的软土层。施工单位采用强夯处理地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路堤。高填方路堤横断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已碾压整平的场地内做好了周边排水沟,布设了竖向排水体,并在强夯区地表铺设了垫层。在施工场地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作为试夯区,面积200㎡,试夯结束后在规定试验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试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检验设备及夯击能是否满足要求,确定间歇时间、夯间距、夯击次数等施工参数,确定强夯处理的施工工艺。强夯处理范围为坡脚边缘。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的强夯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①夯点布设;
②施工准备;
③场地平整;
④试夯;
⑤主夯;
⑥检查验收;
⑦副夯;
⑧满夯。
【问题】
1.分别写出图1中标注H以及A所对应的术语名称。强夯区铺设的垫层材料采用哪种类型?试列举两种具体材料。
2.指出事件一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补充通过试夯还可以确定的施工参数。
3.写出事件二中强夯施工的正确工序。(写出数字编号即可)


答案:
解析:
1.H为路堤边坡高度,A为过渡平台。
垫层材料可采用坚硬粗颗粒材料,例如可采用碎石、矿渣等。
2.试夯面积200㎡不对。
正确应为: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并不少于500㎡的路段进行试夯。
强夯处理范围不对。
正确应为:强夯处理范围应超出路堤坡脚,每边超出坡脚的宽度不宜小于3m。
试夯还需确定的施工参数有:单击夯击能、夯击遍数等参数。
3.②→③→①→④→⑤→⑦→⑧→⑥

第9题:

关于强夯置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在桩顶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垫层材料可与桩体材料相同
B.夯点的夯击次数应通过试夯确定
C.应按由外向内,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
D.强夯置换的桩体材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矿渣等坚硬粗颗粒材料

答案:C
解析:
应按由内向外,隔行跳打的方式进行施工。

第10题:

列举一种常见原料的名称、用途及其常用的一两种辅助材料的名称。


正确答案: PVC树脂为一种白色粉末,密度在1.35~1.45g/m3之间。主要用于生产各类薄膜,各类管材,异性材,电线电缆和各类注塑制品及人造革的生产。几种常见辅助材料有:稳定剂、加工助剂、润滑剂、填充剂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