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题目
问答题
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公路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洞口施工时应该注意:
①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隧道引道范围内的桥梁墩台、涵管、下挡墙等工程的施工应与弃渣相协调,尽早完成。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② 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2)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台阶长度要适当。按台阶长短可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微台阶(超短台阶)3 种。
② 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
③ 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
(3)风管式通风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故为一般隧道施工采用。但由于管路的增长及管道的接头或多或少有漏风,若不保证接头的质量就会造成因风管过长而达不到要求的风量。

第2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为浅埋隧道,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2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中等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针对隧道的特点,加强了浅埋段和洞口段的开挖施工,并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了开挖方法,并做好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的工作。
2.问题:
(1)对于隧道浅埋段的施工,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喷射混凝土要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锚杆支护的施工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
解析:
(1)除背景材料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① 根据围岩及周围环境条件,可优先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或留核心土开挖法;围岩的完整性较好时,可采用多台阶法开挖。严禁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② 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当采用复合衬砌时,应加强初期锚喷支护。Ⅴ级以下围岩,应尽快施作衬砌,防止围岩出现松动。
③ 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 倍洞跨。
④ 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采用地表锚杆、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等辅助方法施工。
(2)喷射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① 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一次喷射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得小于4~6cm。
② 喷射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面时,下次爆破距喷混凝土作业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3)锚杆支护的施工的注意事项:
① 锚杆安设作业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
② 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钻孔方向宜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③ 灌浆作业: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min 时,应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

第3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20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隧道施工采用钻爆法进行光面爆破,施工中按照爆破设计布置了周边眼,掏槽眼及辅助眼。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用光面爆破是否合适?什么叫光面爆破?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光面爆破要注意哪些技术要求?
(3)背景中布置的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1)合适。光面爆破是通过调整周边眼的各爆破参数,使爆炸先沿各孔的中心连线形成贯通的破裂缝,然后内围岩体裂解,并向临空面方向抛掷。这种爆破在围岩中产生的裂缝较少,使爆破后的岩石表面能按设计轮廓线成型,表面较平顺,超欠挖很小。
(2)光面爆破的技术要求: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和周边的最小抵抗线。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应使用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并合理选择炸药品种和装药结构。采用周边同时起爆。
(3)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作用
① 掏槽眼(掏槽炮)的作用:将开挖面上适当部位先掏出一个小型槽口,以形成新的临空面,为后爆的辅助炮开创更有利的临空面,以达到提高爆破效率的作用。
② 辅助眼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槽口体积和爆破量,并逐步接近开挖断面形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条件。
③ 周边眼是一种辅助炮眼,目的是成型作用。周边眼爆破后使坑道断面达到设计的形状和尺寸。

第4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为浅埋隧道,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2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中等风化岩石,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针对隧道的特点,加强了浅埋段和洞口段的开挖施工,并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了开挖方法,并做好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的工作。 (1)根据背景材料,喷射混凝土要注意哪些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锚杆支护的施工要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喷射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1)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每段长度不宜超过6m。一次喷射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得小于4~6cm。
2)喷射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面时,下次爆破距喷混凝土作业完成时间的间隔,不得小于4h。
(2)锚杆支护的施工的注意事项:
1)锚杆安设作业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
2)钻孔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钻孔方向宜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3)灌浆作业: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min时,应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0.4MPa。

第5题:

1.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答案:
解析:
(1)在处理塌方前,应详细调查其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其诱发原因和塌方类型,据此确定处理方案。
(2)隧道塌方隧后的治理:
1)隧道塌方隧后,应先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穴扩大。
2)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
3)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
4)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应打设地表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5)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
6)塌方地段应该做好防排水工作。
(3)隧道施工时,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湿式凿岩标准化;
2)机械通风正常化;
3)喷雾洒水正规化;
4)个人防护普遍化。

第6题: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答案:
解析:
(1)在处理塌方前,应详细调查其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其诱发原因和塌方类型,据此确定处理方案。
(2)隧道塌方隧后的治理:
1)隧道塌方隧后,应先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穴扩大。
2)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
3)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
4)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应打设地表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5)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
6)塌方地段应该做好防排水工作。
(3)隧道施工时,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湿式凿岩标准化;
2)机械通风正常化;
3)喷雾洒水正规化;
4)个人防护普遍化。

第7题: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洞口施工时应该注意:
1)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隧道引道范围内的桥梁墩台、涵管、下挡墙等工程的施工应与弃渣相协调,尽早完成。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
2)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2)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台阶长度要适当。按台阶长短可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微台阶(超短台阶)3种。
2)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
3)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
(3)风管式通风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故为一般隧道施工采用。但由于管路的增长及管道的接头或多或少有漏风,若不保证接头的质量就会造成因风管过长而达不到要求的风量。

第8题:

1.背景材料: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5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花岗岩,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认真做好了隧道的供水(采用机械站供水,洞内有地下水源)和供电设计。
2.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隧道施工期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主要用途包括哪些方面?
(2)根据背景材料,供水方案的选择及设备的配置应符合哪些要求?
(3)根据背景材料,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
解析:
(1)隧道施工期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主要用途包括:凿岩机用水、喷雾洒水防尘用水、衬砌施工用水、混凝土养护施工用水、压机冷却用水、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等。
(2)供水方案的选择及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水源的水量应满足工程和生活用水的需要。
② 采用机械站供水,应有备用的抽水机。
③ 充分利用洞内地下水源,通过高压水箱送到工作面。
④ 工程和生活用水使用前必须经过水质检验,合格者才可使用。
⑤ 水池的容量应有一定的储备量,保证洞内外集中用水的需要。
(3)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供电线路应采用220/380V 三相五线系统。
② 动力设备应采用三相380V。
③ 隧道照明,成洞段和不作业地段可用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过110V,一般作业地段不宜大于36V,手提作业灯为12~24V。
④ 选用的导线截面应使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10%;36V 及24V 线不得大于5%。

第9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1)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风管式通风有何优缺点?


正确答案: (1)洞口施工时应该注意:1、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隧道引道范围内的桥梁墩台、涵管、下挡墙等工程的施工应与弃渣相协调,尽早完成。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2、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连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如系接长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2)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台阶长度要适当。按台阶长短可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微台阶(超短台阶)3种。2、解决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的相互干扰问题。3、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的稳定。
(3)风管式通风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布置灵活,易于拆装,故为一般隧道施工采用。但由于管路的增长及管道的接头或多或少有漏风,若不保证接头的质量就会造成因风管过长而达不到要求的风量。

第10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30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页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分部法开挖,复合式衬砌,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过规模不等的塌方。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根据背景材料,在处理隧道塌方前要做哪些调查,才能确定处理方案? (2)根据背景材料,隧道塌方后的治理应该如何进行? (3)背景中提到施工单位认真做好了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请问是哪四个方面?


正确答案: (1)在处理塌方前,应详细调查其范围、形状、塌穴的地质构造,查明其诱发原因和塌方类型,据此确定处理方案。
(2)隧道塌方隧后的治理:
1、隧道塌方隧后,应先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穴扩大。
2、塌方规模较小时,首先加固塌体两端洞身,并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或锚喷联合支护封闭塌穴顶部和侧部,然后清渣。
3、当塌方规模很大,塌渣体完全堵死洞身时,宜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
4、塌方冒顶,在清渣前应支护陷穴口,地层极差时,在陷穴口附近地面应打设地表锚杆,洞内可采用管棚支护和钢架支撑。
5、在塌方处,模筑衬砌背后与塌穴洞孔周壁间必须紧密支撑。
6、塌方地段应该做好防排水工作。
(3)隧道施工时,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防尘工作:
1、湿式凿岩标准化;
2、机械通风正常化;
3、喷雾洒水正规化;
4、个人防护普遍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