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竟陵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有(  )。

题目
多选题
属于“竟陵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有(  )。
A

钟惺

B

袁宏道

C

姚鼐

D

谭元春

E

方苞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因主要人物钟惺(1574~1624)、谭元春(1586~1637)都是竟陵人,故被称为竟陵派,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B项,袁宏道为公安派代表作家,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发前人之所未发;“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CE两项,姚鼐和方苞均为桐城派,“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派“四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论公安派和竟陵派文学主张的不同。


正确答案: 1、公安派虽然并不反对文学复古,要还是着眼于作家的创造,以为“古何必高,今何必卑”(袁宏道《与丘长孺》)。竟陵派则着重向古人学习,锺、谭二人曾合编《诗归》,他们提倡在学古中“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诗归序》,达到一种所谓“灵”而“厚”的创作境界。
2、公安派在“信心而出,信口而谈”的口号下,不免有浅俗率直的弊病,对此竟陵派提出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予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的创作要求,反对“极肤、极狭、极熟,便于口手”的行为,总体上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同公安派浅率轻直的风格相对立。
3、竟陵派提倡学古人精神,以开导今人心窍,积储文学底蕴,与单纯蹈袭古风的做法不同,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也敏锐地看到了公安末流俚俗肤浅的创作弊病,企图另辟蹊径,绝出流俗,也具有一定的胆识。

第2题:

袁宏道是()的代表人物。

  • A、公安派
  • B、茶陵派
  • C、竟陵派
  • D、唐宋派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文学流派属于清代的有 ( ) A.竟陵派 B.茶陵诗派 C.阳羡词派 D.浙西词派 E.常州词派


正确答案:CDE

第4题:

“两个口号”论争中,“国防文学”口号的代表人物有()等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的代表人物有()、()等人。


正确答案:周扬(郭沫若,徐懋庸……),鲁迅,茅盾……

第5题: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锺惺、()


正确答案:谭元春

第6题:

袁宏道是下列流派中()的代表人物。

  • A、茶陵诗派
  • B、公安派
  • C、唐宋派
  • D、竟陵派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茶陵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1)茶陵派:成化、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主的茶陵派兴起。主张:针对台阁体卑冗委琐的习气,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以为“汉唐及宋,格与代殊。逮乎元季,则愈杂矣。今之为诗者,能轶宋窥唐,已为极致,两汉之体,已不复讲。”并反复强调诗与文不同体
(2)前七子:比茶陵派大约晚二三十年,活动在弘治至正德年间,对台阁体和茶陵派都不满意,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故又被称为秦汉派
(3)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从整体上看,复古主张很大程度上承接李梦阳等前七子的文学思想,在学古问题上特别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于强化和具体化
(4)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上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流派——唐宋派。该学派分别将李梦阳、何景明等前七子师法秦汉作为自己反拨的对象,提倡唐宋文风,标榜唐宋八大家为效法的“正统”,强调文以明道。
(5)公安派:在晚明文坛,出现了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性灵说”是一个著名观点。他们推崇“独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从诗歌创作角度,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人为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
(6)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在文学观念上受到过公安派的影响,提出重“真诗”,重“性灵”。竟陵派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的体现,提出求古人“精神”所在。

第8题:

从文学主张来说,钟惺属于( )

A.后七子
B.唐宋派
C.公安派
D.竟陵派

答案:D
解析:

第9题: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李贽
  • B、袁宏道
  • C、钟惺
  • D、谭元春
  • E、陈子龙

正确答案:C,D

第10题: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和谭元春。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