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渡过”水体纪念碑,位于黄河口国家公园内,陈列的1093个水样,记载着黄河河水自源头至入海口的水体变化。(  )

题目
判断题
“黄河的渡过”水体纪念碑,位于黄河口国家公园内,陈列的1093个水样,记载着黄河河水自源头至入海口的水体变化。(  )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黄河水体纪念碑位于山东东营清风湖公园南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黄河口国家公园位于黄河人海口,是一座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 )为主体的国家公园。

A.珍稀鸟类

B.森林

C.海滨

D.水产资源


正确答案:D

第2题:

关于黄河、长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河的上、中游分界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B.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位于黄河入海口
C.姜夔创作《扬州慢》时,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D.长江源头所在省份有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而不是黄河入海口,所以B选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第3题:

黄河水利委员会依照《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的规定负责黄河水量调度的()和监督检查工作。

A、组织实施

B、领导

C、协调

D、计划


答案:A

第4题:

黄河断流为什么会使黄河水质恶化?


正确答案:黄河断流过程中,在黄河水量日趋减少的情况下,排入黄河的废污水量却在不断增加,使黄河本身的自净能力降低。1993年黄河流域的城镇废水排放量比80年代初增加了63%,黄河干流的污染物浓度增加了2倍~3倍,原来水质尚好的潼关、花园口等河段已很难满足城市供水的水质要求。黄河下游的鱼类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也与黄河断流和水质恶化有关。

第5题:

废水采样时对于组成较稳定的水体,或水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变化不大,可采集()。

  • A、混合水样
  • B、瞬时水样
  • C、综合水样
  • D、平均水样

正确答案:B

第6题:

“黄河的渡过”水体纪念碑,位于黄河口国家公园内,陈列的1093个水样,记载着黄河河水自源头至入海口的水体变化。 ( )


正确答案:×

第7题:

关于黄河、长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河的上、中游分界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B.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位于黄河入海口
C.姜夔创作《扬州慢》时,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D.长江的源头所在省份有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理国情。
A项,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县,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故A项说法正确,排除。
B项,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而不是黄河入海口,
故B说法错误,当选。
C项,姜夔是我国南宋时期文学家,代表作为《扬州慢 淮左名都》,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C说法正确,排除。
D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位于青海省,藏羚羊、野牦牛属于青海省珍贵的稀有动物。故D项说法正确,排除。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第8题:

对“黄河的渡过”水体纪念碑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由旅英作家陈强先生策划的

B.国家重点艺术工程

C.共取黄河水1093个水样

D.1994年竣工


正确答案:BC

第9题:

什么是黄河口文化?


正确答案: 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古齐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在黄河口交汇,构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其主要内涵就是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包容、探索进取,这是激励全市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第10题: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基本原则是()。

  • A、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 B、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在保证河道内必需的生态用水和输沙用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工业与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 C、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在保证河道内必需的生态用水和输沙用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工业与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 D、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证河道内必需的输沙用水,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