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到清代著录金石原文和考释文字的有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宋代到清代著录金石原文和考释文字的有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次文件信息编研加工的形势大致有()。

A原文截录

B要素著录

C缩编

D要素提取和概括


A,B,C,D

第2题:

宋代官方编纂的金石学著录是()。

  • A、《考古图》
  • B、《宣和博古图》
  • C、《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B

第3题:

注释人对哪些文字享有著作权()

A.所注释的原文

B.所注释的原文及其注释的部分

C.其注释的部分

D.所注释的原文及其注释的部分都不享有著作权


正确答案:C

第4题:

“金石之学”名称的正式提出是在()。

  • A、明代
  • B、清代
  • C、宋代

正确答案:B

第5题:

清代碑学有哪些主要的理论著作?它们的特点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清代碑学的主要理论著作有阮元著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著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著的《广艺舟双楫》。它们和过去的书学理论不同,过去是先有了实践,然后才进行研究和总结,而清代碑学理论却改变了书学史上这种被动状况,第一次使理论走到了艺术实践的前头,成为实践的指导。当帖学的颓风弥漫整个书坛时,阮元首倡碑学,发表了《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二文,文中断然摒弃了千年陈说,主张为救帖学之弊,就非学习北朝碑版不可,为书法艺术展示了一个新领域。包世臣著《艺舟双楫》,为碑学进行大力鼓吹而天下景从,一时书风大变,使学碑成为社会俗尚。最后,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对碑学进行了全面总结,这样,碑学就成为一个有高度艺术成就和有系统理论的书法流派。
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对书法演变的源流进行了详尽的探讨,他把南北朝不同风格的书法区分为“碑”和“帖”两派。又在《北碑南帖论》中指出:“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为纠正帖学晚期出现的软弱、僵化的流弊,他在二文中极力倡导写汉碑、北碑,为碑学进行了有力的鼓吹。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认真品评了当代各家探求笔法的优劣,推出邓石如作为探索碑学成功的代表,公开了邓石如的新笔法。他追溯了古人书法的真谛,认为应“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和“不失篆分遗意为上”。并以此为标准,尊魏卑唐,颂碑贬帖,使碑学在书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一书,共六卷二十七章,一、二卷主要谈书体的源流发展,三、四卷主要是评论碑品,五、六卷主要是谈用笔技巧、学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要求。他在书中以西方进化论为指导,以主“变”为宗旨,认为碑学中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他把六朝碑版的艺术特征概括为十大美,来作为新崛起的碑学的十项美学标准。全书广征博引,运用了当时金石考证学上的最新资料和掌握的书坛全部状况,虽在卑视唐书方面持论未免偏颇,但此书仍不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史书性的著作。从阮元到包世臣再到康有为,他们的碑学理论是层层相因,逐步发展,直待《广艺舟双楫》出后,碑学理论才最后牢固地确立了。

第6题:

唐代刘知几所撰(),是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理论著作,其后对史著评论并取得重要成绩的有宋代()所撰的《通志》和清代()所撰的《文史通义》。


正确答案:《史通》;郑樵;章学诚

第7题:

金石学的鼎盛期是哪一朝代?()

  • A、宋代
  • B、明代
  • C、清代

正确答案:C

第8题:

《文献著录总则》对著录用文字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①著录用文字必须规范化②题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面、文献特殊细节项、载体形态项、丛编项、提要项等均采用文献本身的文字著录③版次、出版日期、载体形态数量、尺寸或开本、价格等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④各少数民族文字文献采用本标准时,按该民族文字的书写规则著录⑤文献本身的文字出现谬误时,依然照录,同时将考证所得正确文字,在其后加“〔〕”校正,或在附注项说明。

第9题:

西周金文档案研究至宋代时,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著名研究著作有()

  • A、章学诚的《金石录》
  • B、苏东坡的《集古录》
  • C、李清照的《金石录》
  • D、欧阳修的《集古录》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清代著名的金石学著录是()。

  • A、《考古图》
  • B、《宣和博古图》
  • C、《西清古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