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团在东北新建后勤综合楼工程,局部一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地上4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筏板及外墙混凝土均为C30P6。室内

题目
问答题
某集团在东北新建后勤综合楼工程,局部一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地上4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筏板及外墙混凝土均为C30P6。室内防水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地下防水及屋面防水均采用SBS卷材,地下室防水设计采用外防外贴法,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屋面防水层下设计有水泥砂浆粘贴板状材料保温层和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上设保护层。外墙也设计有保温体系。室内厕浴间穿楼板管道较多,楼板施工时预留大孔洞,需二次埋置套管。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上报的地下结构专项施工方案中部分文字“……地下防水混凝土严格按设计图纸的C30P6等级进行试配,并根据试配确定最终施工配合比;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完毕,终凝后连续保湿养护10d以上;地下防水卷材施工时,先铺立面、再铺平面,先铺转角、后铺大面……”,监理工程师认为其中存在错误之处,责令改正后重新上报。事件二: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施工单位仅做一道卷材防水,监理单位认为Ⅱ级防水必须施工二道卷材防水。施工单位卷材施工均沿长向、由最高处向最低处逐步铺贴,上下两层卷材平行铺贴,两层卷材的长边搭接缝错开200mm以上。监理工程师认为卷材施工不满足规范要求,提出整改。事件三:室内厕浴间楼板二次埋置套管时,施工单位按与楼板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埋置套管,并在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完毕后,蓄水一夜检验,次日天亮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做法提出异议,不予验收。[问题](1)事件一中,专项施工方案存在哪些错误?并写出正确做法。(2)事件二中,监理单位关于二道防水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指出卷材旌工中的错误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3)指出事件三中施工做法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後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x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试问,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②层粉砂层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90
B 100
C 120
D 130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5.假定条件同(4)。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简化公式计算,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0
B. 26
C. 28
D. 30.5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8条式(5.3.8)计算,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b(2.5-0.4lnb)=20×(2.5-0.4×ln20)=26m。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案例1

现有一框架结构的厂房工程,桩基础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地下一层,地下室外墙为现浇混凝土,深度5.5m,地下室室内独立柱尺寸为600mm×600mm,底板为600mm厚筏板基础。地上四层,层高4m.建筑物平面尺寸45m×18m.地下室防水层为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拟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屋顶为平屋顶,保温材料为150厚加气混凝土块,水泥加气混凝土碎渣找坡,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采用二道防水设防,防水材料为3mm厚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卷材采用热熔法铺贴。

问题:

1.试确定该工程的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2.试确定本工程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

3.采用热熔法铺贴卷材时,作业面施工前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4.请写出框架柱和顶板梁板在施工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包括钢筋分项工程、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


正确答案:
1.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桩基础一土方开挖、钎探验槽一垫层一地下卷材防水施工一地下室底板一地下室墙、柱+地下室顶板一墙体防水卷材、保护墙一回填土。
  2.屋面工程的施工顺序:
  基层清理一干铺加气混凝土砌块一加气混凝土碎渣找坡一水泥砂浆找平层+刷基层处理剂一铺贴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蓄水试验一做保护层。
  3.作业面施工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等清理干净;表层必须平整、坚实、干燥。
  (2)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的物体(如女儿墙。烟囱等)相连的阴角。应抹成光滑的小圆角;找平层与檐口、排水沟等相连的转角,应抹成光滑一致的圆弧形。
  (3)遇雨天、雪天及五级风及其以上必须停止施工。
  4.框架柱的施工顺序:(同案例7之第(3)问)

第4题:

(2014年案例三)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并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和一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应至少留置多少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


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
正确做法: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2)不妥之处: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
正确做法:应至少留置10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每组3个),因为筏板基础混凝土总方量1980m3,而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应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不妥之处:留置了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正确做法:应至少留置四组用于标准养护的抗渗试件,每组为6个试件。因为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连续浇筑的防水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第5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2.试问,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时,③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5
B、80
C、115
D、1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及第5.2.7条规定,地基承载力表达式为:



fak=50kPa;对于淤泥质粉质黏土,查表5.2.4可得,埋置深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自天然地面标高算起,d=3m;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6题:

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後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x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下图。

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简化公式计算, 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0
B 26
C 28
D 30.5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地规》第5.3.8条,Zn=b(2.5-0.4lnb)=20×(2.5-0.4×ln20)=26m
故选(B)。

第7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3.假定,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基底平均压力(包括外挑筏板及其上覆填土重力)为50kPa。试问,不考虑景观填土对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时,基底处的附加应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0
B、30
C、20
D、<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基底附加应力是去除了自重应力的附加应力,其值为:P0=P-Pz=50-(18×0.5+8×0.5+8.5×1)=28.5kPa。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8题:

某综合楼进行筏板混凝土施工(筏板为50×18×1.5m),该工程应使用的水泥为( )。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水泥

C、快硬硅酸盐水泥

D、粉煤灰水泥


答案:D

第9题:

某建筑为两层框架结构,设一层地下室,结构荷载均匀对称,采用筏板基础,筏板沿建筑物外边挑出1m,筏板基础总尺寸为20m×20m,结构完工后,进行大面积的景观堆土施工,堆土平均厚度为2.5m。典型房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3年真题]



1.试问,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②层粉砂层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90
B、100
C、120
D、13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5条式(5.2.5)计算,在②层为粉砂层时,承载力系数Mb=0.51,Md=3.0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式(4.2.3)及表4.2.3计算,修正系数



故地基抗震承载力特征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10题:

【背景资料】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 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三级 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凝土垫层。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监检时,发现工程告示牌及含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的五牌一图布置在了现场主入口处围墙外侧,即要求项目部将五牌一图布置在主入口内侧。
项目部制定的基础筏板钢筋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主筋通过直螺纹连接接长。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两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有些规定不妥,要求改正。
该工程的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等进场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工程师对墙体保温材料、粘结材料进行了复验取样。屋面梁安装过程中,发生两名施工工人高处坠落事故,一人死亡。施工单位按照规定上报了相关情况。
【问题】
1.五牌一图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写出基础筏板钢筋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3.外墙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复试项目分别有哪些?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五牌一图还应包括: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牌。
2.不妥之处一: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
理由: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
不妥之处二: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问要求一致;
理由: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
不妥之处三:上、下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
理由: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下。
3.外墙保温材料的复试项目有: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
粘结材料的复试项目有:粘结性能。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
2)事故的简要经过;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的初步原因;
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6)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