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题目
多选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A

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B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C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D

鼓励高等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其中,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 )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1984年,( )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出版,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答案:
解析:
潘懋元

第3题:

试述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参考答案: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1998年 116万增长到2005年540万,增长近4倍,普通高校从1998年的1022所增长到2005年1792所,增长将近一倍。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我国90年代增加了很多高校,国家直接投入建设”985”和”211”大学,最近,教育部也指定了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但是我们得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还不高,和西方国家尤其和美国相比仍有相当大差距,我国教育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特点,我们可以有一些启迪。
1. 完善我过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大体包括高等专科教育,大学本科和研究教育三个主要层次,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速度加快和日趋走向国际化,对高等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建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如在基础层次建立社区学院等短学制高等教育机构;在高校层次建设研究型大学,从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还应大力发展中外合办学校,如培训班,讲习班等,有助于促进国际间语言,知识等本土文化的交流,增强与世界各国联系,开拓我国教育视野。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灵活多变化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手段为行政的、计划的手段,高校办学的自主权尚未真正得到尊重,这不利于甚至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这么大,办有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我们不能用一个一模式的管理,划一的管理模式不利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7]。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实为势在必行,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大体可以考虑: 转变政府职能,分权给地方,改善和加强中央宏观调节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各地方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及资金的投入很那达到均衡,如果统一标准会失去办学的灵活多样性,因此,可以考虑地方特色,保障教育质量,应适地适时下放职权,让地方政府和高校有一定的权限,进行自主办学,建立地方特色高校, 是加强办学体制多样化,注重民办和公办教育相结合,我们更加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
3.加大教育投入 虽然我国每年对高等教育投入在递增,但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住费投入的增长还是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要求,高校办学住费紧张,学费上升幅度过大,目前我国大学学费占到城镇居民收入的80%-90%以上,广大农村收入状况肯定比城镇居民差多了,对广大接受高等教育青年来说,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这需要国家家大对教育投入,社会要广泛参与,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拨款、捐款和援助等方式来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同时,高校也应按照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自身筹款力度,尽可能让贫困学生的优秀学子也能进入象牙塔,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一定要注意其质量,使国家社会都满意。
4. 注意竞争和服务社会 在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样化,国家应该鼓动企业和私立依法申办大学,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民办大学在我国并没得广泛承认,如若不提高其办学质量,就难以生存和发展空间,这需要民办大学和公办之间展开竞争,以高待遇吸引名师,以高奖学金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以优异科研成果转让和科技培训吸引实力雄厚的企业和社会对其支持,此外,我国高等教育还需要及时为社会提供各种高质量服务,满足社会各种需求,不能是为办学而办高等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和科技作贡献,这也是在摸索中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5.国际化教育的启示 对于教育国际化含义在国际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共识。2007年南京大学庆祝105周年校庆之际,召开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外校长们认为教育国际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从教育务实角度出发,“国际化”重点在于招收外国留学生来填补;一些政治家注和“国际化”旨在培养下一代有话语权的国际友人;有的外国教育家认为中国学生比较勤奋,吸引他们有助于扭转本国学生日渐下滑的学风等。俄罗斯近年来积极推动重点大学到独联体成员国设立分校。像美国这样积极构筑人才高地持续形成强大吸引力,引入各国优秀人才接受美国价值观和科技人文教育,将教育置身于战略来筹谋,不失为上策。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美国的世界强国地位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 我国教育部门也将教育国际化纳入中长期规划当中,前几年,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国际合作办学使一些学生有机会在国内学习而获得国外交流,现在则更加注重引进重量级国际科技人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相信不久中国也能形成国际人才汇聚局面。

第4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 B、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 C、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
  • D、培养高素质人才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高等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第6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有( )。

A.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B.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C.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D.鼓励高等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模式有哪些


答案:
解析: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布局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包括以下两种:
(1)梯度结构模式
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也呈现一种梯度结构。第一层次为经济发达的和原来高等教育基础较好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辽宁、山东、湖北等;第二层次为一些原先高校数目不多,但发展较快的省市,包括:浙江、福建、河南、黑龙江、吉林等,这些地方一般有高校30~40所;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一些边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中有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域结构因此呈现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度层次,这一结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伴随我国经济区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有其合理性。但同时必须考虑的严峻问题有:一是各地问高等教育落差的过度扩大;二是人才资源在地域配置上的“马太效应”。
(2)中心城市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高等教育,然后以中心城市带动周围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从而使高等教育布局更趋合理。其优势表现在:地方政府调整战略,优惠政策向与地方发展直接相关的院校倾斜,同时规整有关学校的隶属关系,使资源得以更集中、合理地利用,有利于调动中心城市的办学积极性,集中使用教育经费,提高办学效率。

第8题:

试论《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
解析:
(1)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2)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原则。
(3)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
(4)对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实行帮扶的原则。
(5)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原则。
(6)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的原则。
(7)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的原则。
(8)鼓励高等学校与社会、高等学校之间在国内外的协作交流和合作活动的原则。

第9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

A.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 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C. 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
D. 培养高素质人才

答案:A,B,C
解析:

第10题: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义务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发展最快的部分
  • B、我国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
  • C、我国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 D、教育学院属于成人高等教育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