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和()。

题目
单选题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和()。
A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B

统筹兼顾、尊重自然

C

开拓进取、解放思想

D

求真务实、卧薪尝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8年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C.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D.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正确答案:B

第2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A、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C、扶危济困、救死扶伤
  • D、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正确答案:A

第3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____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A.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扶危济困、救死扶伤

D.团结协作、克服困难


正确答案:A

第4题:

2008年10月8日,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B、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 C、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 D、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内容有()

  •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 B、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C、不畏艰难,百折不挠
  • D、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2008年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抗震救灾重大胜利。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 )


A.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B.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C.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D. 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答案:B
解析:
解题指导: 6月30日,汶川大地震49天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对抗震救灾实践的精辟总结,也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揭示。故答案为B。

第7题:

1998年在抗洪中提出的“抗洪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 A、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B、不怕困难、顽强拼搏
  • C、团结治水、敢于胜利
  • D、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 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正确答案:D

 

第9题:

2008年6月,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讲话中,概括了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 A、不畏艰险
  • B、百折不挠
  • C、以人为本
  • D、尊重科学

正确答案:A,B,C,D

第10题: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期,坚持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