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夹层混凝土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泥夹层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题目
问答题
夹层混凝土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泥夹层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采用多槽段浇筑时,应设2~3个浇筑管同时浇筑,并有多辆砼车轮流浇注;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2~4m,导管接头应采用粗丝扣,设橡胶圈密封;首批灌入混凝土量要足够充分,使其有一定的冲击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挤出同时始终保持快速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15min,槽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低于2m/h,导管上升速度不要过快,采取快速浇筑,防止时间过长坍孔。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各工序先后顺序是( )。

A.导墙→分段成槽→泥浆护壁→浇筑混凝土
B.导墙→分段成槽→掉放接头管→浇筑混凝土
C.导墙→分段挖土成槽→注入泥浆→排渣
D.分段成槽→导墙→吸泥清底→浇筑混凝土

答案:A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1)制作导墙。在挖槽之前,需沿地下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导墙又叫槽口板,是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前沿墙面两侧构筑的临时性结构,是成槽导向和测量基准,能够稳定上部土体并防止槽口塌方,同时具有存储泥浆、稳定泥浆液位、围护槽壁稳定等功用。
(2)制备泥浆。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成槽槽壁稳定的关键,在地下连续墙挖槽中起到护壁、携渣、冷却机具和切土润滑的作用。护壁泥浆通常使用膨润土泥浆,也可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泥浆等。
(3)开挖槽段。通常采用两个或三个挖掘段单元组成一个槽段。槽段长度可根据槽壁的稳定情况及钢筋笼起吊能力确定,一般为4-8m。
(4)加工吊装钢筋笼。槽段内的钢筋笼应尽量形成一体,安置要符合保护层要求。在起吊、运输和安装钢筋笼时,不允许其产生不能恢复的变形。
(5)接入接头管。地下连续墙的段间接头较多采用接头管的连接形式,即在一个挖好的槽段的端部放入接头管,在接头管与钢筋笼就位后浇筑混凝土。
(6)水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应有较高的坍落度、和易性好,不易分离。浇筑时,混凝土在充满泥浆的深槽内从导管下口压出。随混凝土面逐渐上升,槽内泥浆不断被排至沉淀池。
综上:在挖基槽前先作保护基槽上口的导墙,用泥浆护壁,按设计的墙宽与深分段挖槽,放置钢筋骨架,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置换出护壁泥浆,形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逐段连续施工成为连续墙。
因而,本题的选项是A。

第2题: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序包括:①开挖槽段②吊放钢筋笼③吸泥清底④筑导墙⑤水下浇筑混凝土()。

A.①→④→③→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④→①→③→②→⑤
D.④→①→②→③→⑤

答案:C
解析:
地下连续墙基本施工程序为:挖导沟→筑导墙→挖槽→吸泥清底刷壁→吊放接头管(接头箱)→吊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水下(泥浆下)浇筑混凝土→结束。

第3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 )。

A.挖导沟→筑道墙→挖槽→吊放接头管(接头箱)→吸泥、清底、刷壁→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插入混凝土导管→结束
B.挖导沟→吸泥、清底、刷壁→筑道墙→挖槽→吊放钢筋笼→吊放接头管(接头箱)→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结束
C.挖导沟→筑道墙→挖槽→吸泥、清底、刷壁→吊放接头管(接头箱)→吊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一结束
D.筑道墙→挖导沟→挖槽→吸泥、清底、刷壁→浇筑混凝土→吊放接头管(接头箱)→吊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一结束

答案:C
解析: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为:挖导沟→筑导墙→挖槽→吸泥、清底、刷壁→吊放接头管(接头箱)→吊放钢筋笼→插入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结束。

第4题:

夹层混凝土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泥夹层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采用多槽段浇筑时,应设2~3个浇筑管同时浇筑,并有多辆砼车轮流浇注;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2~4m,导管接头应采用粗丝扣,设橡胶圈密封;首批灌入混凝土量要足够充分,使其有一定的冲击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挤出同时始终保持快速连续进行,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15min,槽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低于2m/h,导管上升速度不要过快,采取快速浇筑,防止时间过长坍孔。

第5题:

当坝基存在缓倾角软弱夹层时,不当的处理方法是( )。

A.明挖、洞挖处理,将其全部挖除或沿缓倾角软弱夹层的倾向布置一定数量的纵横交错的平硐和斜硐,回填混凝土
B.在坝基范围内用若干大直径钢筋混凝土桩穿过缓倾角软弱夹层(带),将应力传至深部岩体
C.在坝基中用深挖齿墙截断缓倾角软弱夹层,使齿墙嵌入软弱夹层下部的完整岩体一定深度来满足坝基深层抗滑稳定要求
D.沿缓倾角软弱夹层开槽回填混凝土,使坝体荷载经混凝土塞传到新鲜基岩上

答案:D
解析:
D项,沿缓倾角软弱夹层的倾向,布置一定数量的纵横交错的平硐,回填混凝土,形成混凝士抗滑键,并进行固结灌浆和接触灌浆,使回填混凝土与围岩紧密结合,增强整体性,以满足沿软弱夹层的抗滑稳定要求。

第6题:

地下连续梁在进行槽段内混凝土浇筑时,钢筋笼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面的深度适宜的是( )m。

A、1.5
B、3.0
C、4.5
D、6.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面下的深度保持在2.0m-4.0m之间,直至混凝土浇灌到地下连续墙墙顶附近,方可将导管的埋入深度减为lm左右,并将导管适当地做上下运动,促使混凝土流出导管。

第7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 — 2008),为了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夹层分成四类分别取值,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破碎夹层、破碎含泥夹层、破碎细粒夹层、泥化夹层
B.原生型夹层、次生充填型夹层、风化型夹层、卸荷型夹层
C.岩块岩屑型夹层、岩屑夹泥型夹层、泥夹岩屑型夹层、泥型夹层
D.黏土岩夹层、黏土岩泥化夹层、黏土耑固块夹层、黏土岩砾状夹层


答案:C
解析:
区分、测试和确定软弱层及断层的抗剪强度,要将软弱夹层分成岩块岩屑型夹层、岩屑夹泥型夹层、泥夹岩屑型夹层和泥型夹层四类分别取值。

第8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混凝土浇筑中,做法错误的是(??)

A.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
B.地下连续墙接头应用较多是用接头管法
C.地下连续墙所用的混凝土,要求有较高的坍落度,和易性好,不易分离
D.为保证槽段接头隐定,接头管要尽可能迟拔出,保证混凝土充分凝固

答案:D
解析: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1)制作导墙。挖槽前先需沿地下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导墙又叫槽口板,是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前沿墙面两侧构筑的临时性结构,是成槽导向和测量基准,能够稳定上部土体并防止槽口塌方,同时具有存储泥浆、稳定泥浆液位、围护槽壁稳定等功用。
(2)制备泥浆。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成槽槽壁稳定的关键,在地下连续墙挖槽中起到护壁、携渣、冷却机具和切土润滑的作用。护壁泥浆通常使用膨润土泥浆,也可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泥浆等。
(3)开挖槽段。通常采用两个或三个挖掘段单元组成一个槽段。槽段长度可根据槽壁的稳定情况及钢筋笼起吊能力确定, 一般为4-8m。成槽作业可采用多头钻施工法、抓斗式施工法、钻抓式施工法和冲击式施工法。
(4)加工吊装钢筋笼。槽段内的钢筋笼应尽量形成一体,安置要符合保护层要求。在起吊、运输和安装钢筋笼时,不允许其产生不能恢复的变形。
(5)接入接头管。地下连续墙的段间接头较多采用接头管的连接形式(答案B做法正确),即在一个挖好的单元槽段的端部放入接头管,在接头管与钢筋笼就位后浇筑混凝土。接头管应能承受混凝土压力,并避免混凝土在两槽段间串浆。待混凝土初凝(强度达约0.05-0.2MPa )后拔出接头管,形成相邻单元槽段的接头。(答案D做法错误)
(6)水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应有较高的坍落度,和易性好,不易分离(答案C做法正确)。混凝土浇筑一般采用导管法(答案A做法正确)。浇筑时,混凝土在充满泥浆的深槽内从导管下口压出。随混凝土而逐渐上升,槽内泥浆不断被排至沉淀池。

第9题:

夹层混凝土浇筑后,地下连续墙壁混凝土内存在泥夹层产生原因:


正确答案: (1)浇筑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角落浇筑不到,被泥渣填充。
(2)浇筑管埋置深度不够,泥渣从底口进入混凝土内。
(3)导管接头不严密,泥浆渗入导管内。
(4)首批下混凝土量不足,未能将泥浆与混凝土隔开。
(5)混凝土未连续浇筑,造成间断或浇筑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初凝失去流动性,而继续浇筑的混凝土顶破顶层而上升,与泥渣混合,导致在混凝土中夹有泥渣,形成夹层。
(6)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探错误,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浆。
(7)混凝土浇筑时局部塌孔。

第10题:

地下连续墙在雨季浇筑混凝土应做好哪些工作?


正确答案: 地下连续墙在雨季浇筑混凝土应做好下列工作:
(1)砂石料场的排水设施应畅通无阻;
(2)运输工具应有防雨及防滑设备;
(3)储料斗、溜槽等应有防雨设施;
(4)加强骨料含水量的测试工作,以便及时调整加水量。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