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5岁,双腕、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1月,晨僵1小时以上,伴发热。双手X线片示:骨质疏松,双腕关

题目
单选题
女性,45岁,双腕、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膝关节肿痛1月,晨僵1小时以上,伴发热。双手X线片示:骨质疏松,双腕关节诸骨间隙狭窄,RF1:64阳性,考虑类风湿关节炎,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

非甾体抗炎药

B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C

甲氨蝶呤+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D

抗生素

E

理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74~75 题共用备选答案)

女性,29岁,关节肿胀5个月,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明显,晨僵约60分钟,有时伴腕关节疼痛。查体双手关节局部呈梭状形肿、压痛(+),双腕活动轻度受限。化验ESR45mm/h,RF(-),x线提示轻度骨质疏松。

第 74 题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D

第2题:

女,54 岁,双腕,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肿痛 3 年,晨僵 1h,查体:双腕、双手2-4 掌指关节及 3-4 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压痛,ANA(-)
该患者关节的基本病变是

A.血管炎
B.软骨炎
C. 滑膜炎
D.附着点炎
E.韧带炎

答案:C
解析:

第3题:

女,35岁。双手第2、3、5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和双肘关节肿痛1年,伴晨僵1小时。查体:上述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ESR48mm/h,CRP升高。双手X线片示双手骨质疏松,第2近端指间关节可见骨质破坏。对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尿酸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链“O”

E、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参考答案:E

第4题:

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胀。进一步检查提示RF300IU/ml,抗CCP抗体阳性,ESR50mm/h,为明确患者病情,还应该做何种检查()。

  • A、双手、双腕X线检查
  • B、补体检测
  • C、肝功能检测
  • D、肾功能检测
  • E、免疫球蛋白检测

正确答案:A

第5题:

女性,35岁。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肿痛1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活动轻度受限。实验室检查RF300IU/ml,ESR50mm/h。

为明确患者病情,还应该做何种检查
A.免疫球蛋白检测
B.补体检测
C.肝功能检测
D.肾功能检测
E.双手、双腕X线检查

答案:E
解析:
1.该患者为年轻女性,有①大于3个关节区关节肿;②对称性关节肿;③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受累;④晨僵大于1小时。已具备7条诊断标准中的4条,基本可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
2.行双手及腕关节的X线检查可以检测骨质有无破坏,以明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3.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分4期,Ⅰ期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可见骨质疏松;Ⅱ期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可见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Ⅲ期有骨质疏松加软骨或骨质破坏,有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Ⅳ期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4.年轻女性,受累关节数多,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持续血沉增快,早期出现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的因素,所以在治疗时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早期联合应用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缓骨质的进一步损坏,争取最终达到临床缓解的治疗目标。

第6题:

女,54 岁,双腕,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肿痛 3 年,晨僵 1h,查体:双腕、双手2-4 掌指关节及 3-4 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压痛,ANA(-)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强直性脊柱炎
B. 类风湿性关节炎
C.反应性关节炎
D.骨关节炎
E.痛风关节炎

答案:B
解析:

第7题:

女性,38岁,多关节肿痛半年余,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为明显,晨僵约60分钟,有时伴颞下颌关节疼痛。查体:双手2、3指近端指间关节呈梭形肿胀,压痛(+),双腕活动轻度受限。化验ESR56mm/h,RF(-),X线示轻度骨质疏松。最可能的诊断是


A.强直性脊柱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反应性关节炎

答案:B
解析:

第8题:

患者,女性,35岁。双手第2、3、5近端指间关节、双腕和双肘关节肿痛1年,伴晨僵1小时。查体:上述关节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ESR 48mm/h,CRP升高。双手X线片:双手骨质疏松,第2近端指间关节可见骨质破坏。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尿酸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链“O”

E.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正确答案:E
考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表现:①晨僵:病变的关节在夜间或日间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大于1小时)的僵硬,它也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的指标。②疼痛与压痛:最常受累部位为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呈对称性,最早侵犯的是近侧指间关节。③关节肿胀;④关节畸形:呈天鹅颈、纽扣花样畸形;⑤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是最常见的关节外表现,多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其大小不一,结节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质硬、无压痛、对称性分布。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是环状聚丝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为主的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早期RA的诊断非常重要。

第9题:

女性,35岁。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肿痛1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活动轻度受限。实验室检查RF300IU/ml,ESR50mm/h。

患者门诊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骨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此患者X线分期应属于哪期
A.0期
B.Ⅰ期
C.Ⅱ期
D.Ⅲ期
E.Ⅳ期

答案:C
解析:
1.该患者为年轻女性,有①大于3个关节区关节肿;②对称性关节肿;③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受累;④晨僵大于1小时。已具备7条诊断标准中的4条,基本可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
2.行双手及腕关节的X线检查可以检测骨质有无破坏,以明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3.类风湿关节炎的X线表现分4期,Ⅰ期X线检查无破坏性改变,可见骨质疏松;Ⅱ期骨质疏松,可有轻度的软骨破坏,有(或没有)轻度的软骨下骨质破坏,可见关节活动受限,但无关节畸形;Ⅲ期有骨质疏松加软骨或骨质破坏,有关节畸形,如半脱位、尺侧偏斜,无纤维性或骨性强直;Ⅳ期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4.年轻女性,受累关节数多,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持续血沉增快,早期出现骨质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的因素,所以在治疗时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早期联合应用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缓骨质的进一步损坏,争取最终达到临床缓解的治疗目标。

第10题:

女性,25岁。多关节肿痛1年来诊,包括双腕、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双膝关节,伴晨僵2小时,查体见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双腕关节肿胀。X线检查结果显示,双手指关节端骨质疏松,可见少量囊性变,部分腕关节间隙模糊,适宜此患者的治疗方案是()。

  • A、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 B、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 C、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
  • D、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
  • E、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