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用扩散法测定森林土壤中全氮时,扩散完成后(滴定前)的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用扩散法测定森林土壤中全氮时,扩散完成后(滴定前)的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扩散完成后的扩散皿用毛玻璃和橡皮筋固定,在恒温箱内于40℃保温24h,其简要水平摇动2~3次,并防止毛玻璃上的液滴滴入扩散皿内室而造成误差。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内室、外室所加的内容不能搞混。内室:硼酸-指示剂混和溶液;外室:土样、氢氧化钠溶液。
(2)特制胶水一定不能沾污到内室,否则测定结果将会偏高。
(3)扩散皿在抹有特制胶水后必须盖严,以防漏气。
(4)毛玻璃不能盖反,光面应朝外,毛面应朝内。
(5)滴定时,标准酸要逐滴加入,同时用小玻璃棒小心搅动吸收液,切不可摇动扩散皿,使内室溶液溢到
外室。
(6)在样品滴定前,先滴定两个盛有标准溶液的扩散皿作回收率的检验。如果NH4+-N 回收率已达到了98%
以上证明溶液中的NH3已扩散完全,可以开始滴定成批样品。如回收率尚未达到要求,就需要延长扩散时间。每批都应做4~6个NH4+-N 回收率试验。

第2题:

简述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指示剂,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根据样品液消耗体积计算还原糖量。
2.操作步骤
(1)样品处理:取适量样品,对样品进行提取,提取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慢慢加入5mL乙酸锌溶液和5mL亚铁氰化钾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后静置30分钟。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初滤液,收集滤液备用。
(2)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加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沸腾,准确沸腾30秒钟,趁热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平行操作3次,取其平均值。
(3)样品溶液预测:吸取碱性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加玻璃珠3粒,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至沸,准确沸腾30秒钟,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样品溶液,滴定时要始终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待溶液蓝色变浅时.以每2秒1滴的速度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样品溶液消耗的体积。
(4)样品溶液测定:吸取碱性洒石酸铜甲液及乙液,置于锥形瓶中,加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中加入比预测时样品溶液消耗总体积少1mL的样品溶液,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沸腾,准确沸腾30秒钟,趁热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样液,直至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记录消耗样品溶液的总体积。同法平行操作3份,取平均值。

第3题:

简述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有效氮的原理。


正确答案:在扩散皿中,用1.0 mol/L NaOH水解土壤,使土壤中的易水解氮(潜在有效氮)碱解转化为NH3。NH3不断地扩散逸出,以H3BO3溶液吸收,用标准酸溶液滴定,计算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

第4题:

用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的全硫量时,煤样是在空气中燃烧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用扩散法测定森林土壤中全氮时,扩散完成后,应将扩散皿放置于40℃恒温箱中,并保温48h。在此期间水平摇动2~3次,以避免毛玻璃上的液珠滴入扩散皿内室造成的误差。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简述直接滴定法测定铝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若已知试样中含锰量高时应采用直接滴定法。
(2)终点时需用EDTA反复滴定2~3次,有经验的工作者对生、熟料样可在第二次滴定至红色消失黄色出现后,再多加0.10mL的EDTA即结束测定。
(3)含铝及钛高的试样不要应用此法。

第7题:

用扩散法测定森林土壤中全氮时,滴定时可用细玻璃棒小心搅动吸收液,不可摇动扩散皿。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简述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水解氮的原理。


正确答案:在扩散皿中,用1.0mol·L-1NaOH水解土壤,使易解态N碱解转化为NH3,NH3扩散后为H3BO3吸收,用标准酸滴定,接受液,由此计算土壤中碱解N的含量。

第9题:

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中全磷时,用高温电炉碱熔样品,应控制的最高温度为()

  • A、720
  • B、850
  • C、750
  • D、780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半微量开氏法测定森林土壤中全氮时,硼酸指示剂最好在使用时与硼酸混合,如混合时间过久会出现终点不灵敏的现象。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