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中后,出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有关,颜色越深,相应某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即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颜色的深浅又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所以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即可以求得额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第2题:

患者,男性,32岁,尿液检查尿红细胞15~20/HP。分析其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核、肾结石、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血液病及肿瘤等。

第3题:

患者,男性,35岁,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620μg/24h。分析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1)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2)继发性肾损害,如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等。(3)肾外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等。

第4题:

问答题
尿液内细胞管型有几种?各有何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1)红细胞管型,尿中见到红细胞管型,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血红蛋白管型也可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后应时及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肾移植术后产生排异反应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它胶析性能疾病、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时红细胞管型也可能是唯一的表现。
(2)白细胞管型管型内含有白细胞,由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聚集而成,可单独存在,或与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并存。此种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可结合临床患者有无感染症状给予诊断,常见于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有红斑狼疮肾炎患者亦可见到。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尿液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保持仪器的清洁;
(2)保证使用干净的取样杯;
(3)使用新鲜的混合尿液,标本留取检查应不超过2h;
(4)不同类型的尿液分析仪使用不同的尿试带,在试带从冷藏温度变成室温时,不要打开盛装试剂带的瓶盖,防止试剂带受潮变质;
(5)试剂带浸入尿样的时间为2s,试剂带过多的尿液标本应用滤纸吸走,所有试剂块包括空白块在内都要全部浸入尿液中;
(6)仪器使用最佳温度应在20℃-25℃室温,尿液标本和试剂带最好也维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
(7)在观看仪器测试结果时,不能单独以符号代码结果来解释,要结合半定量值进行分析,以免因定性结果的报告方式不够妥当,给临床解释带来混乱。

第6题:

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份的变化。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份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第7题:

尿液分析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如炎症、结石、肿瘤、肾移植术后等的观察;
(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肝炎、急性胰腺炎等的诊断;
(3)安全用药的监护,如庆大霉素、磺胺类等诊断;
(4)职业病的辅助诊断,如铅、汞重金属中毒等;
(5)对人体健康状态的评估。

第8题:

患者男性,35岁,尿液检查尿蛋白定量620mg/24h。分析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①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②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等);③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等)。

第9题:

问答题
患者男性,32岁,尿液检查尿红细胞15~20/HP 。分析其临床意义 。

正确答案:
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尿液17-酮类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尿中17-酮类固醇,男性来自肾上腺皮质及辜丸,女性来自肾上腺皮质,其排泄量与年龄有关.,儿童较低,25罗时最高,其后年龄增大,排泄量降低。17-酮类固醇排泄量增加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迸,如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病),肢端肥大症,辜丸间质细胞肿瘤,以及肾上腺性异常症(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增生所致的女性假两性畸形)。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阿狄森氏病),脑下垂体机能减退,性机能减退,妻丸切除后,以及某些慢性病如结核、肝病、糖尿病、重症营养不良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