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泡泡液可以较容易的吹出泡泡,而用清水则很难,这是因为()。

题目
单选题
用泡泡液可以较容易的吹出泡泡,而用清水则很难,这是因为()。
A

泡泡液的表面张力大

B

泡泡液的表面张力小

C

清水的表面张力大

D

清水没有表面张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在学生猜想出不同泡泡器可能会吹出的形状后,让学生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
B.探究教学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答案:B
解析: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题干中的老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主,老师处于辅助地位。所以题干内容体现了探究教学法。

第2题:

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吸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如图2),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活动设计题
科学活动:《吹泡泡》
【活动设计意图】
“吹泡泡”是幼儿最好玩、最难忘的游戏,经教师加以提炼,将变成科学活动的有效教材。因此开展科学活动《吹泡泡》能够培养幼儿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为幼儿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发现只要是镂空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知道用铁丝可以自制吹泡泡器,体验成功的喜悦,知道不同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或椭圆形。
3.培养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有目的地进行验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液、塑料吸管、铁丝圈、塑料吹泡泡棒、长方形吹泡泡器、8字形吹泡泡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吹过泡泡吗?
生:吹过。
生:没有。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平时你是怎么吹泡泡的?谁愿意到前面给大家表演一下呢?
小朋友积极参与。
师:大家看看,这些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生:泡泡是从洞洞里出来的。
(二)尝试用不同的管子来吹泡泡,发现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自己做的吹泡泡的工具——看,这是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吸管。请你们猜一猜,这些塑料吸管吹出的泡泡是一样的吗?(幼儿猜想)
师:好,那大家就赶快来试一下吧!
幼儿试吹。
师:为什么粗管吹出的泡泡大而细管吹出的泡泡小呢?
生:因为吸管粗细不同,所以吹出的泡泡大小不同。
(用记录表,把小朋友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三)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吹泡泡,进一步探索问题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自己做的吹泡泡器——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吹泡泡器。那请你们猜一猜,这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可以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生:长方形,圆形,椭圆形……
师:真的吗,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但老师有两个小要求:请小朋友不用搬椅子,轻轻地走到桌子前去试一试,试的时候要往上面吹,不要吹到小朋友的脸上,当音乐停了的时候,小朋友就要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听清楚了吗?
(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圆形吹泡泡器、泡泡液拿出来,播放音乐《泡泡不见了》,三分钟后,幼儿回到位置上)
师:刚才你们用圆形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呀?
生:圆形的。
师:原来这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
(出示记录表,把小朋友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根铁丝怎样才能让它吹出泡泡?各种形状的铁丝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的?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三角形、梯形、8字形等铁丝做成的吹泡泡器)
(幼儿开始用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器吹泡泡)
(四)猜想并总结概括泡泡的形状
师:刚刚小朋友们用了多种形状的吹泡泡器,那请大家说一说刚刚你们都吹出了什么形状的泡泡呢?
生:圆形。
(引发幼儿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请幼儿关注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观点和意见,总结得出:虽然吹泡泡的工具不同,但是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或椭圆形的。)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观看《比克曼的科学世界》,尝试自己制作吹泡泡的工具,并尝试通过加入不同的气泡材料,吹出不同颜色的气泡。

第3题:

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不用手直接取拿任何试剂

B、手上污染过试剂,用肥皂和清水洗涤

C、边吃泡泡糖边观察实验的进行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泡泡袖


正确答案: 指在袖山处抽碎褶而蓬起呈泡泡状的袖型。

第5题:

“吹泡泡、画泡泡”体现了美术教学法中的()

A联想迁移法

B情景观察法

C游戏目标法

D语言描述法


C

第6题:

余梅今年4岁,爱吃泡泡糖,她现有10颗完全相同的泡泡糖,妈妈只允许她每次吃一颗或两颗,则她共有( )种不同的组合方法吃完这些泡泡糖。

A. 72
B. 89
C. 95
D. 107
E. 112
F. 124
G. 136
H. 144

答案:B
解析:
归纳。吃第一颗糖有1种吃法,第二颗糖2种方法,第3颗1+2=3,第四颗2+3=5,第5颗3+5=8,第6颗5+8=13,第7颗8+13=21,第8颗13+21=34,第9颗21+34=55,第10颗34+55=89。

第7题:

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吸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
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的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活动目标:
1.在玩泡泡的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形状吹出的形状都是圆的。
2.发现泡泡是彩色的,体验玩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吹泡泡的工具,已配备好的溶液。
2.泡泡飞舞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欣赏泡泡漫天飞舞的视频,激起幼儿的兴趣。
师:刚才,你们看见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的?
师:你们喜欢吹泡泡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吹泡泡的工具,先来看看有哪些?(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
2.老师示范各种工具吹泡泡
二、吹泡泡,发现泡泡是彩色的、圆形的。
1.讲述活动要求,在吹泡泡的同时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
师:现在给你们每人分一份吹泡泡的工具,你们来吹泡泡,等一下要告诉我,你们用这些形状不一样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2.幼儿自由吹泡泡。
3.集合述说自己的发现,泡泡的形状和颜色。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吗?用三角形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圆形)
师:请用正方形的工具的小朋友举手,你们来说说你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圆形)
4.教师与幼儿一同验证。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用三角形的工具来吹泡泡,你们仔细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
5.小结:原来啊各种各样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第8题:

某中班最近的活动主题是“泡泡”。孩子们已经有了很多吹泡泡的经验,而且他们也会用圆形的“吹泡泡器”(实际上就是用铁丝做成的一个环)来帮助自己吹出一个大“泡泡”。这天,老师给儿童提供了几种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三角形、方形、半圆形等。她引导儿童讨论:用它们可以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来呢?大多数孩子都认为,三角形的“吹泡泡器”能吹出三角形的泡泡,方形的能吹出方形的泡泡……接下来是孩子们的实验。出乎意料的是,实验的结果和他们预先猜想的大不相同: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为什么这些吹泡泡器吹出来的都是圆形的呢?”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对他们说:“我本来也是以为会吹出各种形状的泡泡,没有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我也觉得很奇怪呢!”带着这个奇怪的问题,活动结束了。

你认为这个活动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要求?谈谈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1)科学素养的划分是制定科学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因为科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2)通过教育使学前儿童获取周围世界的广泛科学经验,或者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均属于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案例中教师通过为幼儿提供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从而引发幼儿讨论,继而对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进行试验,通过实验使幼儿在科学经验的基础上,获得了科学知识,形成对科学概念的初步认识。(3)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科学的方法,如观察、分类、测量、思考、表达交流和解决问题等,以及发展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属于学前科学教育中科学方法方面的教育目标。案例中,教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索答案以及解决问题,让幼儿体会到科学、系统地解决问题和追寻答案的过程,而且通过亲身探索体验,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探索方法及能力。(4)对科学活动兴趣爱好的培养,特别强调好奇进取、负责合作、客观、虚心、细心、耐心、信心、主动、喜欢创造思考等态度和情感的培养都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目标。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的方法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积极态度和情感。总之,幼儿教师要明确教育目标,遵守教育规律。在实际中首先要做到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其次要将教师、幼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再次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自己的激情和快乐引导幼儿,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最后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与同事、家长之间搞好关系,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进步。

第9题:

什么是纯棉泡泡纱?


正确答案: 面料才噢能够高支精纺棉色纱为亚unliao,和用纱支、捻度组织密度的差异,并采用双轴织造产生不同织缩率形成的泡泡风格,经过整理加工之后泡泡风格更加明显了,抗皱性好,手感挺爽,富有弹性,泡泡久经洗涤和穿着不易消失和变形,可干洗,不可刷洗。

第10题:

领口、袖口会不会因为经常使用衣领净而起泡泡呢?


正确答案:引起衣领和袖口起泡泡未必是衣领净造成,质量差的衣服即使不用衣领净,经过长期正常洗涤后,也可能会起泡泡。通常机洗时,使用衣领净不用搓洗衣领和袖口,更不容易起泡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