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玻璃表面上的(n2=1.38)  透明薄膜层可以减少玻璃(n3=1.6)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λ=5000mm的光垂直

题目
单选题
利用玻璃表面上的(n2=1.38)  透明薄膜层可以减少玻璃(n3=1.6)表面的反射,当波长为λ=5000mm的光垂直入射时,如图所示,为了使反射光干涉相消,此透明薄膜层需要的最小的厚度为(  )nm
A

500

B

78.1

C

181.2

D

90.6 ​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薄膜上,已知n12>n3,如图所示。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答案:B
解析:
提示:考虑是否有半波损失。

第2题:

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nm(1nm=10-9m)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

A.78.1nm
B.90.6nm
C.125nm
D.181nm

答案:B
解析:
要求正入射时尽可能减少反射即为反射时干涉相消,2n2e=(2k+1)λ/2,求薄膜的最小厚度:令k=0,则有,

e=90.6nm。

第3题:

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MgF2(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0Ǻ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A、1250Ǻ

B、1810Ǻ

C、2500Ǻ

D、906Ǻ


参考答案:D

第4题:

波长为λ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置于空气中的玻璃劈尖上,玻璃的折射率为n,观察反射光的干涉,则第三级暗条纹处的玻璃厚度为( )。


答案:A
解析:
提示:棱尖处为暗纹,取k=3,故正确答案是A。

第5题:

如图2-12所示,在玻璃(折射率n3=1.60)表面镀一层 MgF2 (折射率n2=1.38)薄膜作为增透膜,为了使波长为500nm (1nm=10-9m)的光从空气(n1=1.00)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 MgF2薄膜的最少厚度应是( )nm。

A. 78.1 B. 90.6
C. 125 D. 181


答案:B
解析:
提示:“为了正入射时尽可能少反射”即反射时为干涉相消(暗纹)。
由此干涉条件为δ=2n2e=(2k+1)λ/2。
因薄膜两面上都有半波损失,故不引起附加光程差。取k=0,e=λ/(4n2)=90.6nm。

第6题: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表面上,当折射角为30度 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此玻璃板的折射率为(  )。



答案:D
解析:

第7题:

—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板表面上,当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答案:D
解析:
提示:注意到“当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说明此时入射角即起偏角i0。根据i0+r0=π/2,i0 =60,

第8题: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投射到玻璃板表面上,当折射角为30°时,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答案:D
解析:

第9题:

一束自然光从空气射到玻璃板表面上,当折射角为30°的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 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


答案:D
解析:
提示:由布儒斯特定律知,折射角为30°时入射角为60°。因为tan60° =n2/n1=,所以n2=

第10题:

在玻璃(n=1.50)表面上镀一层ZnS(n0=2.35),以增加对波长为λ的光的反射,这样的膜称之为高反膜,其最小厚度为()


正确答案:λ/9.40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