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
旅游资源本身的地质地貌、生物条件和观赏价值。
旅游资源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的认知
旅游资源所在区域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
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1题:
A、地文景观
B、遗址遗迹
C、人文活动
D、建筑与设施
第2题:
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中,依据旅游资源现存状况、形态和特征进行划分,旅游资源被划分成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等10个主类。
第3题:
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第4题:
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的主类分为()
第5题:
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
第6题:
第7题:
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好坏取决于该地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即旅游资源数量的()、旅游资源类型的()、旅游资源特色的()和旅游资源空间()。此外,旅游业发展的状况还取决于人们对当地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取决于人们对待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态度。
第8题:
A.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
B.坐落地点
C.适游期
D.市场对认知
第9题:
2003年出台的《国家分类标准》,提出了一种以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主要目的,并适合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性分类方案。该方案分类结构包括“主类、亚类、基本类型”等三个层次,共分为8个主类,()个亚类、()个基本类型。
第10题:
旅游资源评价包括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也包括旅游资源()外部条件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