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内部排序中,通常要对被排序数据进行多次扫描。各种排序方法有不同的排序实施过程和时间复杂性。对给定的整数数列 (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时,采用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时,若先选出大 元素,则第一次扫描结果分别是__(1)__,采用快速排序(以中间元素518为基准)的第一次扫描结果是__(2)__。   设被排序的序列有n个元素,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3)__;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4)__。 空白(2

题目
单选题
在内部排序中,通常要对被排序数据进行多次扫描。各种排序方法有不同的排序实施过程和时间复杂性。对给定的整数数列 (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时,采用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时,若先选出大 元素,则第一次扫描结果分别是__(1)__,采用快速排序(以中间元素518为基准)的第一次扫描结果是__(2)__。   设被排序的序列有n个元素,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3)__;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__(4)__。 空白(2)处应选择()
A

(181,132,314,205,541,518,946,827,746,984)

B

(541,132,827,746,518,181,946,314,205,984)

C

(205,132,314,181,518,746,946,984,541,827)

D

(541,132,984,746,827,181,946,314,205,518)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内部排序中,通常要对被排序数据序列进行多趟扫描。各种排序方法有其不同的排序实施过程和(时间)复杂性。对给定的整数序列(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827)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时,采用冒泡排序的第一趟扫描结果是(61)。设被排序数据序列有n个元素,冒泡排序算法的复杂性是(62)。

A.(541,132,827,746,518,181,946,314,205,984)

B.(205,132,314,181,518,746,946,984,541,827)

C.(541,132,984,746,827,181,946,314,205,518)

D.(132,541,746,518,181,946,314,205,827,984)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在内部排序中,通常要对被排序数据进行多次扫描。各种排序方法有不同的排序实施过程和时间复杂性。对给定的整数数列(541,132,984,746,518,181,946,314,205, 827)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时,采用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时,若先选出大元素,则第一次扫描结果分别是(1),采用快速排序(以中间元素518为基准)的第一次扫描结果是(2)。

设被排序的序列有n个元素,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3);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4)。

A.(181,132,314,205,541,518,946,827,746,984)和(541,132,827,746,518,181,946,314,205,984)

B.(132,541,746,518,181,946,314,205,827,984)和(541,132,827,746,518,181,946,314,205,984)

C.(205,132,314,181,518,746,946,984,541,827)和(132,541,746,518,181,946,314,205,827,984)

D.(541,132,984,746,827,181,946,314,205,518)和(132,541,746,518,181,946,314,205,827,984)


正确答案:B

第3题:

● 在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和快速排序方法中,能在第一趟排序结束后就得到最大(或最小)元素的排序方法是 (43) 。

(43)

A. 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B. 直接插入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

C. 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


正确答案:C

第4题:

用某排序方法对一个关键码序列进行递增排序时,对于其中关键码相同的元素,若该方法可保证在排序前后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该排序方法是稳定的。以下关于排序方法稳定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都是稳定的排序方法
B.冒泡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简单选择排序不是
C.简单选择排序是稳定的排序方法,冒泡排序不是
D.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都不是稳定的排序方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排序算法。
主要的排序时间复杂度及其稳定性如下:

第5题:

根据枢轴元素(或基准元素)划分序列而进行排序的是( )。

A.快速排序
B.冒泡排序
C.简单选择排序
D.直接插入排序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知识。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的记录划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然后再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快速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划分时从待排序列中选一个元素作为枢轴元素,将不大于枢轴元素者和不小于枢轴元素者分开。

第6题:

5 写出下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冒泡排序;

(2)选择排序;

(3)插入排序;

(4)快速排序;

(5)堆排序;

(6)归并排序;


正确答案:
 

第7题:

数据表中有10000个元素,如果仅要求求出其中最大的10个元素,则采用( )算法最节省时间.

A.冒泡排序

B.快速排序

C.简单选择排序

D.堆排序


参考答案:D

第8题:

以下关于快速排序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在快速排序过程中,需要设立基准元素并划分序列来进行排序。若序列由元素{12,25,30,45,52,67,85}构成,则初始排列为( )时,排序效率最高(令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基准元素)。

A.快速排序算法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B.快速排序算法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0(nlgn)

C.快速排序算法是一种分治算法

D.当输入数据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算法具有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正确答案:B
解析:最坏情况是每次划分选取的基准都是当前无序区中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划分的结果是基准左边的子区间为空(或右边的子区间为空),而划分所得的另一个非空的子区间中记录数目,仅仅比划分前的无序区中记录个数减少一个。因此,快速排序必须做n-1次划分,第i次划分开始时区间长度为n-i+1,所需的比较次数为n-i(1≤i≤n-1),故总的比较次数达到最大值:cmax=n(n-1)/2=O(2)在最好情况下,每次划分所取的基准都是当前无序区的“中值”记录,划分的结果是基准的左、右两个无序子区间的长度大致相等。总的关键字比较次数:O(nlgn)

第9题:

若要求对大小为n的数组进行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且是稳定的(即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前后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

A.快速排序
B.归并排序
C.堆排序
D.冒泡排序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若要求对大小为n的数组进行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且是不稳定的(即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两个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值,在排序前后它们的相对位置有可能发生改变),则可选择的排序方法是( )

A.快速排序
B.归并排序
C.直接选择排序
D.冒泡排序

答案:C
解析:
常见的排序方法的基本情况如图所示,选项中满足平均时间复杂度且是不稳定的方法只有直接插入排序符合要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