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该模型中,最终用户侧重于(1),系统工程师侧重于(2)。 空

题目
单选题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该模型中,最终用户侧重于(1),系统工程师侧重于(2)。 空白(1)处应选择()
A

实现视图

B

进程视图

C

逻辑视图

D

部署视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该模型中,最终用户侧重于( ),系统工程师侧重于( )。

A.实现视图 B.进程视图 C.逻辑视图 D.部署视图 A.实现视图 B.进程视图 C.逻辑视图 D.部署视图


正确答案:C,D

第2题:

阅读以下关于软件架构的叙述,回答问题1至问题3。

软件架构是指大型、复杂软件的系统结构的设计、规格说明和实施。它以规范的形式装配若干结构元素,从而描述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同时表述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等)。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模式,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软件架构={构成系统的元素,指导元素集成的形式,关系和约束}

“4+1”视图模型用五个视图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模型包含五个主要的视图。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描述了设计的对象模型,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

.进程视图(Process View),描述了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支持系统的运行特性。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支持系统的拓扑、安装和通信需求。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支持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

.场景(Scenario),用来说明重要的系统活动,是其他四个视图在用例(Use Case)驱动下的综合。

软件架构在软件需求与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的手段,允许不同的风险承担者找出他们所关心的软件架构问题。假设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各个视图涉及的组件(元素)包括:任务、类、模块、节点、步骤等,风险承担者包括最终用户、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经理、项目管理师等。请在下表中的(1)到(7)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空白处不用填)。


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本题相当于选择题但要获得好的成绩仍需要仔细构思。 1)逻辑视图表述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分解为一系列的关键抽象这些抽象(大多数)来自于需求分析中所提出功能要求以对象或类的形式来表示(采用抽象、封装和继承)。分解并不仅仅是为了功能分析而且用来识别遍布系统各个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系统的功能需求来自于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是逻辑视图对应的风险承担者。 2)进程视图表述系统的运行特性。利用进程视图可解决系统的并发性、分布性、系统完整性、容错性等问题。另外它还可以表达逻辑视图的主要抽象在哪个控制线程上被实际执行。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系统集成人员组件元素是任务。 3)物理视图表述系统的拓扑、安装和通信需求。用来表达软件系统中的各种元素 (元素可以理解为组件或过程)被映射或部署至不同的网络计算机节点上。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系统实施工程师。 4)开发视图表述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开发视图关注软件开发环境下实际模块的组织(程序库或子系统)它们可以由一位或几位开发人员来开发。子系统可以组织成分层结构每个层为上一层提供良好定义的接口。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编程人员和软件项目管理人员。 5)场景用来说明重要的系统活动是其他四个视图在用例(Use Case)驱动下的综合。在某种意义上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该视图是其他视图的冗余(因此“+1”)但它起到了两个作用:首先场景可用来发现架构设计过程中的架构元素其次场景可作为架构设计结束后的功能验证。它可作为架构原型测试的出发点。风险承担者是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组件元素是步骤。
[答案要点] 本题相当于选择题,但要获得好的成绩,仍需要仔细构思。 1)逻辑视图表述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分解为一系列的关键抽象,这些抽象(大多数)来自于需求分析中所提出功能要求,以对象或类的形式来表示(采用抽象、封装和继承)。分解并不仅仅是为了功能分析,而且用来识别遍布系统各个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系统的功能需求来自于最终用户,最终用户是逻辑视图对应的风险承担者。 2)进程视图表述系统的运行特性。利用进程视图可解决系统的并发性、分布性、系统完整性、容错性等问题。另外,它还可以表达逻辑视图的主要抽象在哪个控制线程上被实际执行。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系统集成人员,组件元素是任务。 3)物理视图表述系统的拓扑、安装和通信需求。用来表达软件系统中的各种元素 (元素可以理解为组件或过程)被映射或部署至不同的网络计算机节点上。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系统实施工程师。 4)开发视图表述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开发视图关注软件开发环境下实际模块的组织(程序库或子系统),它们可以由一位或几位开发人员来开发。子系统可以组织成分层结构,每个层为上一层提供良好定义的接口。风险承担者主要是编程人员和软件项目管理人员。 5)场景用来说明重要的系统活动,是其他四个视图在用例(Use Case)驱动下的综合。在某种意义上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该视图是其他视图的冗余(因此“+1”),但它起到了两个作用:首先场景可用来发现架构设计过程中的架构元素,其次场景可作为架构设计结束后的功能验证。它可作为架构原型测试的出发点。风险承担者是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组件元素是步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软件架构“4+1”视图的有关知识和实施方法,熟悉以下关于软件架构的知识是回答本题的前提。
首先要准确把握软件架构的定义。架构(Architecture)原意为建筑学设计和建筑物建造的艺术与科学。软件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或称为软件架构)是软件系统的高层描述,它给出了关于软件系统组织结构的一系列高级的、重要的抽象,包括:系统组成的结构性构件;组成构件之间的接口:构件相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可视行为:构件之间所采取的交互和协作关系。软件架构在RUP 中的定义是指系统核心构件的组织或结构,这些核心构件通过接口与不断减小的构件与接口所组成的构件进行交互。
人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架构知识,形成了的特定的架构风格,这些架构风格为高层次的软件复用技术建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C/S架构、管道/过滤器架构、分层架构、解释器架构、黑板架构等等,而各种分布式组件技术如DCOM,EJB, Web-Services 也都和软件架构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软件架构更加精确的形式化描述,力图用一种类似于某种编程语言的形式来描述软件架构,如Rapide,Wright,Aesop,UniCon,ACME 等。XML描述与软件建模UML 技术的发展为软件架构描述语言注入了新的发展思路,新一代的架构描述语言(如xArch,xADL 等)充分应用了这些新的描述手段的特点。同时,伴随着架构描述技术的进步,架构评估等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其次,要正确理解软件架构的重要作用。
.软件架构能够指导整个系统的设计和演进,它是软件需求分析的结果,同时是下一步进行软件设计的规格和蓝图。对于复杂软件系统而言,在架构阶段,系统的结构和规格说明非常重要,而在软件设计阶段,算法和数据结构更重要。
.软件架构对系统的描述,借鉴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思想,通过各种视图从不同角度以规范、一致、易理解的“语言”来表达系统的各种规格和行为。以某一特定角度看到的系统架构之规格、行为,主要是结构、核心构件和主要控制流等。
.软件架构是风险承担者进行交流的手段。所谓风险承担者是指对软件系统某个方面(或层次)负责或(关注)的人员。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风险承担者:软件系统的某个方面(或层次)如果存在缺陷或问题,对此负责任或受影响的人员。风险承担者包括最终用户、系统设计师、程序员、经理、项目管理师等。
.软件架构是可传递、可重用的模型。
.软件架构是软件工程早期设计决策的体现,而且在整个开发周期中不断演进,软件架构对于软件质量(功能属性、非功能属性)都有重要影响。
“4+1”视图模型是最重要软件架构模式,由Philippe Kruchten 在1995年提出。如下图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软件架构都需要“4+1”视图。无用的视图可以从架构描述中省略,例如,单机软件,可以省略物理视图;而如果仅有一个进程或程序,则可以省略过程视图。对于非常小型的系统,甚至可能逻辑视图与开发视图非常相似,而不需要分开的描述。
第一步:总结出问题的要点。
[问题1]
考查采用面向对象的架构设计方法,“4+1”视图各个视图涉及的组件要素与风险承担者。

第3题:

共用题干题UML采用4+1视图来描述软件和软件开发过程,其中(1)描绘了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结构;(2)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UML中的类图可以用来表示4+1视图中的(3)。

空白(2)处应选择()。

A.逻辑视图

B.实现视图

C.进程视图

D.部署视图


参考答案:D

逻辑视图(Logical View),用来描述所设计的静态/动态对象模型;进程视图(Process View),用来描述所设计的并发与同步结构;实现视图(Implementation View),用来描述软件在开发环境中的静态结构;部署视图(Deployment View),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及分布结构。UML中的类图可以用来表示其中的逻辑视图。

第4题:

● Philippe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模型从__(8)__几个方面来描述软件需求。

①逻辑视图 ②进程视图 ③物理视图 ④开发视图 ⑤数据流视图 ⑥场景视图

(8)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正确答案:C
逻辑视图(Logical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处理视图(Process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又叫过程视图、进程视图。开发视图(DevelopmentView),描述了在开发环境中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显示了源代码与实际执行代码的组织结构,又叫组件视图,实现视图。物理视图(Physical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又叫部署视图架构的描述,即所做的各种决定,可以围绕着这四个视图来组织,然后由一些用例(usecases)或场景(scenarios)来说明,从而形成了第五个视图—场景视图。

第5题: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模型,提倡从不同维度看软件架构。( )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需求,例如,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等。( )A.逻辑视图 B.进程视图 C.物理视图 D.场景


正确答案:B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模型,提倡从不同维度看软件架构。这些维度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开发视图、物理视图、场景。(1)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在逻辑视图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抽象,这些抽象主要来自问题领域。这种分解不但可以用来进行功能分析,而且可用作标识在整个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的通用机制和设计元素。在OO技术中,通过抽象、封装和继承,可以用对象模型来代表逻辑视图,用类图来描述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中使用的风格为面向对象的风格,在设计中要注意保持一个单一的、内聚的对象模型贯穿整个系统。(2)开发视图。开发视图也称为模块视图,在UML中被称为实现视图,它主要侧重于软件模块的组织和管理。开发视图要考虑软件内部的需求,例如,软件开发的容易性、软件复用和软件的通用性,要充分考虑由于具体开发工具的不同而带来的局限性。开发视图通过系统I/O关系的模型图和子系统图来描述。(3)进程视图。进程视图侧重于系统的运行特性,主要关注一些非功能性需求,例如,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等。进程视图强调并发性、分布性、系统集成性和容错能力,以及逻辑视图中的功能抽象如何适合进程结构等,它也定义了逻辑视图中的各个类的操作具体是在哪一个线程中被执行的。进程视图可以描述成多层抽象,每个级别分别关注不同的方面。(4)物理视图。物理视图在UML中被称为部署视图,它主要考虑如何把软件映射到硬件上,它通常要考虑到解决系统拓扑结构、系统安装和通信等问题。当软件运行于不同的物理节点上时,各视图中的构件都直接或间接地对应于系统的不同节点上。因此,从软件到节点的映射要有较高的灵活性,当环境改变时,对系统其他视图的影响最小化。(5)场景。场景可以看作是那些重要系统活动的抽象,它使四个视图有机联系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场景是最重要的需求抽象。场景视图对应UML中的用例视图。在开发软件架构时,它可以帮助架构设计师找到构件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架构设计师也可以用场景来分析一个特定的视图,或描述不同视图的构件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第6题:

1995年Kruchten提出了著名的“4+1”视图,用来描述软件系统的架构。在“4+1”视图中,( )用来描述设计的对象模型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描述了软件模块的组织与管理;( )描述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

A.逻辑视图 B.用例视图 C.过程视图 D.开发视图 A.逻辑视图 B.用例视图 C.过程视图 D.开发视图 A.逻辑视图 B.用例视图 C.过程视图 D.开发视图


正确答案:A,D,C

第7题: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该模型中,最终用户侧重于 (56) ,系统工程师侧重于 (57)

A.实现视图

B.进程视图

C.逻辑视图

D.部署视图@@@SXB@@@A.实现视图

B.进程视图

C.逻辑视图

D.部署视图


正确答案:C,D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4+1”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实现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用例视图。分析人员和测试人员关心的是系统的行为,因此会侧重于用例视图;最终用户关心的是系统的功能,因此会侧重于逻辑视图;程序员关心的是系统的配置、装配等问题,因此会侧重于实现视图;系统集成人员关心的是系统的性能、可伸缩性、吞吐率等问题,因此会侧重于进程视图;系统工程师关心的是系统的发布、安装、拓扑结构等问题,因此会侧重于部署视图

第8题:

试题(26)、(27)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在该模型中,最终用户侧重于 (26) ,系统工程师侧重于 (27) 。

(26)A. 实现视图 B. 进程视图 C. 逻辑视图 D. 部署视图

(27)A. 实现视图 B. 进程视图 C. 逻辑视图 D. 部署视图


正确答案:C,D
试题(26)、(27)分析
在RUP中采用“4+1”视图模型来描述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4+1”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实现视图、进程视图、部署视图和用例视图。
分析人员和测试人员关心的是系统的行为,因此会侧重于用例视图;最终用户关心的是系统的功能,因此会侧重于逻辑视图;程序员关心的是系统的配置、装配等问题,因此会侧重于实现视图;系统集成人员关心的是系统的性能、可伸缩性、吞吐率等问题,因此会侧重于进程视图;系统工程师关心的是系统的发布、安装、拓扑结构等问题,因此会侧重于部署视图。
参考答案
(26)C  (27)D

第9题:

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模式。“4+1”视图模型指用5个视图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其中,(50)描述了软件的静态组织结构,支持软件开发的内部需求。

A.物理视图

B.逻辑视图

C.进程视图

D.开发视图


正确答案:D
解析:软件架构是指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结构的设计、规格说明和实施。它以规范的形式装配若干结构元素,从而描述出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同时表述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等)。软件架构为软件系统提供了一个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模式,可以使用公式“软件架构={构成系统的元素,指导元素集成的形式,关系和约束}”来表达。
  “4+1”视图模型用5个视图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模型包含5个主要视图及其实现的功能如表7-7所示。

第10题:

将系统需求模型转换为架构模型是软件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以下描述中,( )是在转换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A.如何通过多视图模型描述软件系统的架构 B.如何确定架构模型中有哪些元素构成 C.如何采用表格或用例映射保证转换的可追踪性。 D.如何通过模型转换技术,将高层架构模型逐步细化为细粒度架构模型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