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加工企业计算生产提前期时,应按()计算。

题目
多选题
在机器加工企业计算生产提前期时,应按()计算。
A

反工艺顺序

B

工艺先后顺序

C

从铸造到机加工到装配的顺序

D

从装配到机加工到铸造的顺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果在同一时期内,企业接到不同购货单位要求生产同一产品的几张订单,企业应按订单分批组织生产,计算产品成本。()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时都需用同一项机器设备进行加工,该机器设备属于该企业的最紧缺资源。该设备每月能提供的最大加工时间是12000分钟。根据目前市场情况,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产品A4000件,产品A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2分钟;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产品B7000件,产品B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1分钟。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请对以上两种产品的生产做出决策安排,并计算最大边际贡献。


答案:
解析:
 计算两种产品的单位限制资源边际贡献:
  A产品:15/2=7.5(元/分钟);B产品:12/1=12(元/分钟)。
  可以看出,B产品带来的单位效益更高,应优先安排B产品的生产,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故:应该安排生产B产品7000件,
  A产品的生产数量=(12000-7000×1)/2=2500(件)
  边际贡献总额=2500×15+7000×12=121500(元)

第3题:

某模具加工的产品已停止生产,但该模具尚能继续使用,这类模具的评估值应按 ( )。

A.重置成本法计算

B.市场价格计算

C.报废残料值计算

D.收益现值法计算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点为对材料(流动资产)评估方法的表述。对于已过使用期或停止生产但仍继续使用的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该评估值应以报废残料值作为其价值。

第4题:

企业所得税计算中,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10年。()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某食品厂既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销售,又有成品食品的销售,二者不分开核算,该厂在计算应纳增值税时应按成品食品适用税率计算。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这两种产品时都需用同一项机器设备进行加工,该机器设备属于该企业的最紧缺资源。该设备每月能提供的最大加工时间是12000分钟。根据目前市场情况,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A产品4000件,A产品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2分钟;该企业每月需要生产销售B产品7000件, B产品每件需要该设备加工1分钟。这两种产品的有关数据资料如表所示。

要求:
  (1)请对以上两种产品的生产做出决策安排,并计算最大边际贡献。
  (2)请对以上两种产品的生产做出决策安排,并计算最大边际贡献。


答案:
解析:
(1)计算两种产品的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
  A产品:15/2=7.5(元/分钟);
  B产品:12/1=12(元/分钟)。
  可以看出,B产品带来的单位效益更高,应优先安排B产品的生产,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应该安排生产B产品7000件,
  A产品的生产数量=(12000-7000×1)/2=2500(件)
  边际贡献总额=2500×15+7000×12=121500(元)

第7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该企业生产这两种产品时都需用同一项机器设备进行加工,该机器设备属于该企业的最紧缺资源。该设备每月能提供的最大的机器加工是600小时。根据目前市场情况,该企业甲产品每月的销售量是150件,单价260元;乙产品每月的销售量是170件,单价270元。
要求:(1)为了最有效利用该项设备,该企业应如何安排生产?
(2)根据(1)的计算结果,某经理准备对甲产品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单位产品变动成本的标准成本如下表所示:

①计算甲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和成本差异;
②计算甲产品的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效率差异和成本差异;
③计算甲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成本差异。


答案:
解析:
(1)甲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60-(80+18+32)=130(元)
甲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130/2=65(元)
乙产品单位边际贡献=270-(48+12+48)=162(元)
乙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162/3=54(元)
因为甲产品单位机器工时边际贡献高,所以应该先按照甲产品进行生产,所以甲产品应该生产150件,剩余机器工时=600-150×2=300(小时)
生产乙产品产量=300/3=100(件)
所以为了最有效利用该项设备,应该生产甲产品150件,乙产品100件。
(2)①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50×4×(20-18)=1200(元)(U)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50×4-150×3.5)×18=1350(元)(U)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50×4×20-150×3.5×18=2550(元)(U)
②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50×1.5×(12-10)=450(元)(U)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50×1.5-150×2)×10=-750(元)(F)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50×1.5×12-150×2×10=-300(元)(F)
③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50×2×(16-18)=-600(元)(F)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50×2-150×1.5)×18=1350(元)(U)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50×2×16-150×1.5×18=750(元)(U)。

第8题:

在几种车间生产作业计划方法中,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的企业的是()

A、生产周期法

B、连锁计算法

C、提前期法

D、在制品定额法


参考答案:D

第9题:

计算生产提前期以()为起点,()为基础。


正确答案:产品装配出产日期;生产周期和间隔期

第10题:

在机器加工企业计算生产提前期时,应按()计算。

  • A、反工艺顺序
  • B、工艺先后顺序
  • C、从铸造到机加工到装配的顺序
  • D、从装配到机加工到铸造的顺序

正确答案:A,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