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叙述正确的有()。

题目
多选题
下列关于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特性,叙述正确的有()。
A

耐蚀性差

B

耐热性差

C

干缩性较大

D

抗冻性好

E

水化热较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选题
关于建筑材料的复试结果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建筑施工企业主管领导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站报告

B

影响结构安全的不合格建材应在48h内向以上部门报告

C

当建设单位或监理人员对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出具的试验报告有异议时,可委托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抽检

D

依据标准需重新取样复试时,复试样品的试件编号应与初试时相同

E

初试与复试报告均应进入工程档案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
A

稳定性

B

均匀性

C

和易性

D

可靠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关于屋面涂膜防水层施工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乳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刮涂施工

B

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喷涂施工

C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宜选用滚涂施工

D

热熔型防水涂料宜选用喷涂施工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4题:

问答题
某高校新建宿舍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悬臂式钻孔灌注桩排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总承包单位按规定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实施桩顶位移监测,并设定了监测预警值。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项目经理安排安全员制作了安全警示标志牌,并设置于存在风险的重要位置,监理工程师在巡查施工现场时,发现仅设置了警告类标志,要求补充齐全其他类型警示标志牌。 事件2:土方开挖时,在支护桩顶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挖土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顶向坑内发生的位移超过预警值,现场立即停止挖土作业,并在坑壁增设锚杆以控制桩顶位移。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前,与主体结构施工密切相关的某国家标准发生了重大修改并开始实施,现场监理机构要求修改施工组织设计,重新审批后才能组织实施。 事件4:由于学校开学在即,建设单位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完成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后立即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并邀请了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机构到现场进行检测,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此做法提出异议。 分别指出事件2中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正确答案: 事件2中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1)错误之处:设置了900m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应设置1.0~1.2m高的基坑临边安全防护栏杆,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和红灯照明。
(2)错误之处:在紧靠栏杆的地面上堆放了砌块、钢筋等建筑材料。
正确做法:基坑边缘堆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针对该事件中的桩顶位移问题,还可采取的应急措施:采用支护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厚度、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现场食堂卫生与防疫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现场食堂应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门扇下方应设不低于0.1m的防鼠挡板,配备必要的排风设施和冷藏设施

B

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存放间应通风良好并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C

现场食堂的制作间灶台及其周边应铺贴瓷砖,所贴瓷砖高度不宜小于1.2m,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

D

现场食堂储藏室的粮食存放台距墙和地面应大于0.2m,食品应有遮盖,遮盖物品应有正反面标识

E

现场食堂必须办理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上岗应穿戴洁净的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出食堂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背景 2011年5月20日,某建筑公司(乙方)与某开发商(甲方)签订了住宅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乙方编制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已获监理工程师批准。该工程的基坑开挖土方量为4500m3,其中土方挖掘直接费单价为4.2元/m3,综合费率为直接费的20%。该基坑施工方案显示:土方工程采用租赁的1台挖掘机施工(租赁台班为450元)。甲、乙双方合同约定6月11日开工,6月20日完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因租赁的挖掘机大修,晚开工2d,造成人员窝工10个工日。 事件二:施工中,遇到软土层,监理工程师6月15日下发停工指令,进行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5个工日。 事件三:6月19日接到监理工程师于6月20日复工令,同时提出基坑开挖深度加深的设计变更,由此导致土方开挖量增加900m3。 事件四:6月20日~6月22日,因下罕见特大暴雨使基坑开挖暂停,造成人员窝工10个工日。 事件五:6月23日用30个工日修复事件四中被冲坏的永久道路,6月24日恢复挖掘工作,最终基坑于6月30日挖坑完毕。 针对上述五个事件,乙方向甲方均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 上述事件工期索赔各多少天?总工期索赔多少天?

正确答案: 上述事件工期索赔的天数:
事件二:可索赔工期5d;
事件三:可索赔工期2d,即900m3/(4500m3/10D.=2d;
事件四:可索赔工期3d;
事件五:可索赔工期1d;
故总工期可索赔11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工期索赔和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第8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2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6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支护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 事件二: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直接用于施工现场哪些方面(至少列出三项)?

正确答案: 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如下方面:
(1)现场绿化;
(2)道路洒水降尘;
(3)冲洗厕所;
(4)车辆冲洗;
(5)基坑井点回灌等非生产性用水。
解析: 本题属现场管理中常识性知识,貌似简单,但其实仍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解题时,认清一个误区,混凝土的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属于生产用水。对于生产用水,国家及部委相关规范标准都有明文规定,并作出了相应的质量、成份及检测标准要求。
对于地下工程的降排水,从严格意义上讲,通常是不能直接运用于混凝土的生产与养护的。需经过相应处理或确认后符合相关标准时,才可以使用。
答题时,千万不能笼统答为:“经处理后可用于……”,这种答案通常不能得分。理论上说,经过相应的处理,可以运用于任何方面。显然与出题意图发生偏离。此问题考核的只是抽排的地下水可以直接运用的方面。
对于“至少列出几项”的提问,不能要求几项就回答几项,一定要尽量多回答几项。如果现场经验不足的话,与考点相关的知识点,考生均可以列出来碰运气。

第9题:

多选题
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进行复查,合格后方能开始安装。
A

基础标高

B

平面封闭角

C

底层位置线

D

柱顶标高

E

定位轴线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某公司承建某大学办公科研综合楼项目,在装饰装修阶段,大学城建设单位追加新建校史展览馆,紧临在建办公科研综合楼。总建筑面积2160m2,总造价408万元,工期10个月。屋面设女儿墙,屋面防水材料采用SBS卷材。 考虑到工程较小、某公司也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单位经当地建设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未通过招标投标直接委托给该公司承建。 展览馆项目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考虑到展览馆项目紧临办公科研综合楼,用电负荷较小,且施工组织仅需6台临时用电设备,某公司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决定不单独设置总配电箱,直接从综合楼项目总配电箱引出分配电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直接从分配电箱连接供电。项目经理安排了一名有经验的机械工进行用电管理。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妥,指令整改。 事件二:屋面淋水试验时,发现女儿墙根部漏水,经查,主要原因是转角处卷材开裂,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了整改。 事件三:展览馆各阶段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于2013年9月18日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建设单位于当天投入使用。建设单位以工程质量问题需在使用中才能发现为由,将工程竣工验收时间推迟到11月18日,与综合楼一并进行验收,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竣工日期以11月18日为准。施工单位对竣工日期提出异议。 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给出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用的条件?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

正确答案: (1)该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妥当。
(2)固定总价模式适用的条件:
1)工程量小、工期短,估计在施工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小,工程条件稳定并合理;
2)工程设计详细,图纸完整、清楚,工程任务和范围明确;
3)工程结构和技术简单,风险小;
4)投标期相对宽裕,承包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考察现场、复核工程量、分析招标文件、拟订施工计划。
(3)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
1)变动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
2)固定单价合同;
3)变动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
4)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补偿合同)。
总价合同的风险是偏于承包商,相对发包方有利,常被发包方所采用,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选择满意的承包商。固定总价合同模式适宜用于以下项目:
(1)工程前期工作充分、扎实,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翔实而准确,设计工作比较细,设计图纸正确而完整,表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和项目划分清楚、明确。建设单位根据这些技术资料进行投资准备和发包工程心中有数,而承包商据此投标报价也有基础。
(2)工程量小、结构简单、工期短、估价方便的中小型建筑工程项目。
(3)招标的前期工作做得好,招标(或议标)时留给承包商的时间相对充足。承包商就获得充裕时间研究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到现场实地考察、了解、核实和收集有关资料,从而使招标作价和编制施工方案更接近实际,不会失控和被动。
(4)设计图纸及技术资料完备,合同条件公平、合理,尤其对于关键条款对承包商更有利,如支付、税收、保险、调价、变更、索赔、仲裁等。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