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中国助残日为()

题目
单选题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中国助残日为()
A

每年四月第三个星期日

B

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

C

每年六月第三个星期日

D

每年七月第三个星期日

E

每年八月第三个星期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残疾人保障法》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本法律

B.《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包含有倡导性内容,但这是一部时间和空间容量较小的法律

C.《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的权益

D.《残疾人保障法》继承了我国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又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


正确答案:B
《残疾人保障法》的内涵涉及我国现行的许多法律、法规和政策,社会工作者要熟悉这些才能很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规定的是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包含有倡导性内容,是一部时间和空间容量较大的法律。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残疾人保障法》的理解。《残疾人保障法》是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最基本法律。社会工作者要熟悉这些才能很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第2题:

《残疾人就业条例》中的残疾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所指的残疾人中符合法定就业年龄的残疾人。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3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问题,于()年5月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本着扶持、共享的宗旨,为残疾人权益的保障进一步提供了法律依据。()

A.1989

B.1987

C.1985

D.1991


参考答案:D

第4题:

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为全国助残日。”

  • A、5月的第1个星期日
  • B、5月的第2个星期日
  • C、5月的第3个星期日
  • D、5月的第4个星期日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包括()、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人。”

  • A、视力残疾
  • B、听力残疾
  • C、言语残疾
  • D、肢体残疾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残疾人康复工作以社区康复为基础,( )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

A.家庭

B.康复机构

C.社区

D.政府


正确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康复总体方针是:康复工作应当从实际出发,将现代康复技术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发展符合康复要求的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康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第7题: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为全国助残日。

A: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5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C: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D:每年6月的第四个星期日

答案:A
解析: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第8题: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全国助残日为每年( )。

A.5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5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C.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D.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正确答案:D

第9题:

我国新残疾人观形成的标志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教育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保障义务教育,着重发展()。

  • A、职业教育
  • B、特殊教育
  • C、普通教育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