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时次实有记录中挑取
用备份站小时记录代替
视缺测情况从本时次实有记录中挑取或用备份站小时记录代替
第1题:
自动观测定时数据有缺测时,基准站用()代替;其他站一般时次不进行补测,仅在02、08、14、20时4个定时和规定编发气象观测报告的时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记录缺测时,用现有人工观测仪器或通风干湿表、轻便风向风速表等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超过10分钟时不进行补测,该时数据按缺测处理。
第2题:
自动站正点数据缺测时,()要素可以用前后时次数据进行内插。
第3题:
迁移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须在新址和旧址之间进行至少1年的对比观测。对比观测要素为气压、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降水、( )。
A.地温
B.草温
C.蒸发
D.日照
第4题: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准确度要求的测量范围为().
第5题:
下列观测要素中自动站的采样速率为6次/min的是().
第6题:
迁移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需要对比观测的要素为()
第7题:
各天气报(含补充)时次,正点前10分钟左右检查自动站数据,发现缺测或异常时,应用现人工仪器在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补测,补测的项目为().
第8题:
工正点观测时,云、能见度、空气温度和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气压、地温、雪深等发报项目在()分观测。
第9题:
已实现自动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地温记录异常时,正点时次的记录应按照()顺序代替。
第10题:
若人工器测与自动气象站数据的差值中,(),则认为差值较大,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