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海洋观测中的现场测量是从各种平台上做出的,这些平台包括()

题目
多选题
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海洋观测中的现场测量是从各种平台上做出的,这些平台包括()
A

海洋气象站

B

全球所有的气象站

C

有人及无人灯塔

D

锚定浮标

E

岛屿自动气象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的描述,影响资料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 A、仪器校准
  • B、仪器选择
  • C、仪器安装
  • D、自然环境

正确答案:D

第2题:

准确度、误差和不确定度这些术语在《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其中把准确度解释成一个质量术语,它的数量表述即是()。

  • A、不确定度
  • B、误差值
  • C、精确度

正确答案:A

第3题:

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的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借助各类遥感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空间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

C.海面观测就是由海面观测网对海面进行全天候的观测

D.建设数字海洋要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原则


正确答案:D
12.D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该项以偏概全,漏掉了“海面观测”。B项“通过信息网格集成”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进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刚好把后两者之间的逻辑先后关系搞反了;C项对应原文的“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是对“海洋”进行观测,而不是“海面”。

第4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指出,毛发湿度表的响应速度受空气温度的影响很大。在-10℃时的滞后比在+10℃时的滞后约大()倍。

  • A、2
  • B、3
  • C、4
  • D、5

正确答案:B

第5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规定,业务站网用的气压表经过标准气压表的校准之后,在1000hPa点的最大允许误差0.3hPa。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规定土壤温度测量的标准深度有地面以下()。

  • A、5cm
  • B、10cm
  • C、15cm
  • D、20cm
  • E、50cm

正确答案:A,B,D,E

第7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降水测量就天气和气候应用来说,一般观测时次是()。

  • A、每小时
  • B、每3小时
  • C、每6小时
  • D、每日

正确答案:A,B,D

第8题:

下列有关“数字海洋建设”的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借助各类遥感技术和能源技术,建立空间观测、海底观测的完整的立体观测体系,进行数据采集

B.通过信息网格集成来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

C.海面观测就是由海面观测网对海面进行全天候的观测

D.建设数字海洋要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原则


正确答案:D
D[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该项以偏概全,漏掉了“海面观测”。B项“通过信息网格集成”建立“各种应用与决策模型”进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各种复杂计算”,刚好把后两者之间的逻辑先后关系搞反了。C项对应原文的“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是对“海洋”进行观测,而不是“海面”。

第9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指出,在空气温度为0℃—+30℃和相对湿度为20%—80%的条件下,一个良好的湿度计应能在3分钟内指示出湿度突然变化量的90%。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指出,降水测量对雨量器的安置特别敏感。因此必须保存场地的详细描述资料,即场地描述,包括的内容有()。

  • A、雨量器周围主要障碍物的仰角
  • B、雨量器的外形
  • C、雨量器受水口离地高度
  • D、测风仪器的离地高度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