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对观测数据的分级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用于国际数据交换的有()。
第1题:
准确度、误差和不确定度这些术语在《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其中把准确度解释成一个质量术语,它的数量表述即是()。
第2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规定,业务站网用的气压表经过标准气压表的校准之后,在1000hPa点的最大允许误差0.3hPa。
第3题:
根据《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的描述,影响资料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第4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关于降水测量的说法是,降水是从云中降落或从大气沉降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包括()。
第5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指南》对气象仪器的最重要要求是().
第6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降水测量就天气和气候应用来说,一般观测时次是()。
第7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指出,在空气温度为0℃—+30℃和相对湿度为20%—80%的条件下,一个良好的湿度计应能在3分钟内指示出湿度突然变化量的90%。
第8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规定土壤温度测量的标准深度有地面以下()。
第9题:
《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第六版)》中指出,毛发湿度表的响应速度受空气温度的影响很大。在-10℃时的滞后比在+10℃时的滞后约大()倍。
第10题:
地面气象观测在()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