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基气象观测对地面以上到中层大气的()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进行观测,是描述大气三维结构特征的主要资料来源,是气象预报服务

题目
多选题
空基气象观测对地面以上到中层大气的()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进行观测,是描述大气三维结构特征的主要资料来源,是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
A

温度

B

湿度

C

气压

D

风向风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与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
B.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与评价范围地形复杂程度无关
C.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只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D.二级评价项目无需进行气象观测资料调查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项目的评价等级有关,还与评价范围内地形复杂程度、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有关。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逐日、逐次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其他气象观测资料。

第2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第3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 分别为 35km 和 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 3 年内至少连续 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高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坪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8.3.2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 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恤,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 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现剧(C 错误) 0 8.3.3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 年内的至少连续1 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 ,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 、D 错误)。

第4题: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观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象观测真实性检验和天基遥感探测校准的基础。

  • A、农业气象与生态
  • B、大气环境
  • C、气候

正确答案:D

第5题:

天基观测的传感器位于().

  • A、地球表面
  • B、地球表面以上、中层大气及以下
  • C、中层大气之外

正确答案:C

第6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与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和高空气象探测站的距离分别为35km和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调查高空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C.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D.需补充髙空气象探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8.3.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正确)。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 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按照8.5的内容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C错误)。8.3.3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 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B、D错误)。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有()。

A: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B: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
C: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D: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答案:B,C
解析:
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排除A项;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排除D项。

第8题:

某二级大气评价项目位于山谷,最近的地面气象站位于平原,距项目52km,最近的高空气象探测站距项目75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面关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B.应调查高空气象站近5年至少1年常规气象探测资料
C.应调查地面气象站近5年至少3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D.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其中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当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时,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需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第9题:

地面气象观测中,求算海平面气压时,所采用的压高公式是()。

  • A、均质大气压高公式
  • B、等湿大气压高公式
  • C、多元大气压高公式
  • D、简化的拉普拉斯压高公式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空基气象观测对地面以上到中层大气的()等气象要素及大气成分进行观测,是描述大气三维结构特征的主要资料来源,是气象预报服务的基础。

  • A、温度
  • B、湿度
  • C、气压
  • D、风向风速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