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编发各次报文前必须用“校对气温/气压/降水量功能”对有关值进行校对?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在编发各次报文前必须用“校对气温/气压/降水量功能”对有关值进行校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油石状态,在平板上进行油石粗校对和精校对。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雨量仪器若显示记录器为固态存储器,还应进行时间校对,检查降水量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 A、输入功能
  • B、读出功能
  • C、打印功能
  • D、转存功能

正确答案:B

第3题:

根据石油状态,在平板上进行油石粗校对和精校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关于校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校对是指根据原稿核对校样的工作
  • B、校对也指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员
  • C、校对时所作各种标记必须用红笔
  • D、校对是出版物发稿前的最后一道质量把关工序
  • E、现代的“校对”是由古代的校雠、校勘演化而来的

正确答案:A,B,E

第5题:

将70°探头放置在轨头颏部对核伤校对的方法是()。

  • A、左移校对法
  • B、直探头校对法
  • C、轨颏校对法
  • D、侧面校对法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JIIiii-YYYYMM.TXT文件中,各要素的排列顺序是()。

  • A、该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
  • B、该站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
  • C、气温、相对湿度、该站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

正确答案:B

第7题:

基线法如何确定核伤校对灵敏度?校对时为什么要采取“近高远低”进行修正?


正确答案: 在待校对钢轨上调节校对灵敏度,校对探头横向置于轨面上,声束方向朝钢轨外侧。以轨头外侧一次反射波,显示在2.5~3.0范围内,波高80%为基准,再释放14~16dB就可。由于一、二通道具有远距离补尝特性,校对灵敏度应采取“近高远低”的修正方法进行识波定量。

第8题:

为什么在编发各次报文前必须用“校对气温/气压/降水量功能”对有关值进行校对?


正确答案:因为发报用到的过去值并非全部在此列出,发报用到的过去值并非全部在此列出,例如:若为人工站则与过去05、08、11、14、17、20、23时7个定时的气温和最高气温有关,若为自动站则与过去24个定时的气温和最高气温有关。

第9题:

作为文章作者或校对人员在进行校对时,必须严格使用规范的符号来标注所校对出的错漏。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在人机结合校对中,所谓“清源净后”是指()使用校对软件。

  • A、编辑在审稿中
  • B、校对人员在校对过程中
  • C、编辑在加工过程中
  • D、校对人员在校对前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