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时数有缺测时,≥60﹪或≤20﹪的日数统计方法().

题目
多选题
日照时数有缺测时,≥60﹪或≤20﹪的日数统计方法().
A

若年、月合计不加(),≥60﹪或≤20﹪的日数亦不加();

B

若年、月合计加(),≥60﹪或≤20﹪的日数亦加();

C

若年、月合计—,≥60﹪或≤20﹪的日数亦—

D

以上都不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处理缺失值的方法有()。

A.人工添加方法

B.用样本统计量的值去代替缺失值

C.只排除有缺失值的项目问题,但保留个案

D.将有缺失值的个案整个删除

E.用统计模型估计值去代替缺失值


参考答案:DE

第2题:

按年统计的有()。

  • A、霜、雪、积雪、结冰和最低气温≤0.0℃、地面最低温度≤0.0℃、草面(雪面)最低温度≤0.0℃的初终间日数,按年份统计。
  • B、雷暴的初终间日数,按年份统计。
  • C、无霜期日数按年份统计。

正确答案:B,C

第3题:

构成时间序列的基本要素有()。

A、对某种现象的观测时间

B、各时间上所观测到的统计指标数值

C、每日数据

D、每月数据


参考答案:AB

第4题:

强雷区指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

  • A、20天
  • B、40天
  • C、60天
  • D、80天

正确答案:C

第5题:

GCD工作日系统登陆率计算公式()

  • A、工作日系统登陆次数/统计期间的工作日数*100%
  • B、工作日系统登陆次数/统计期间的工作日数*60%
  • C、工作日系统登陆次数/统计期间的工作日数*80%
  • D、工作日系统登陆次数/统计期间的工作日数*85%

正确答案:A

第6题:

采用AERMOD模式进行大气影响预测时,必须输入的气象参数为()。

A:日照时数
B:蒸发量
C:干球温度
D:太阳辐射强度

答案:C
解析:
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干球温度是两者必不可少的资料。

第7题:

自动观测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辐射曝辐量缺测时如何进行日统计?


正确答案: 一日中自动观测各时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辐射曝辐量缺测数小时但不是全天缺测时,按实有记录作日合计。全天缺测时,日合计栏记“一”。

第8题:

以下情况宜采用集中采暖的为( )。

A.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

B.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60天的地区

C.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70℃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

D.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7℃的日数大于或等于60天的地区


正确答案:A

第9题:

对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建筑,以下情况宜采用集中采暖的为()

  • A、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 B、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7℃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 C、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
  • D、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7℃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

正确答案:A

第10题:

一日中,若24次定时记录有缺测时,缺测()次或以上时,不做日平均统计。

  • A、5
  • B、6
  • C、7
  • D、8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