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³/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²,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拌合料从出机到入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³/h。A 12B 15C 17D 19

题目
单选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³/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²,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拌合料从出机到入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³/h。
A

12

B

15

C

17

D

19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临时设施。浇筑生产不均匀系数一般为1.1~1.2,计算式为(1.1~1.2)×400×0.4/(3-0.5)=70.4~76.8。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大型海上工程孤立墩混凝土承台施工,其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1.5:2.50,水灰比为0.40,
水泥用量为444kg/m3。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承台底标高为-0.5m,顶标高为+3.5m。
9 根直径1.2m 的钢管桩伸人承台混凝土中2m(桩芯混凝土已提前灌注完成)。施工水域潮汐
为规则半日潮,施工期低潮位-1.0m、高潮位+2.5m。承台施工用非水密模板,承台混凝土分3
层浇筑,底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0m,规范对赶潮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是在混凝土初凝前
其顶面不能被水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5h)。
问题
为浇筑承台底层混凝土拌合船至少要备料水泥、砂、石子、水多少(材料的损耗率按
5%计)?


答案:
解析:
(1)水泥:444×89.8×(1+5%)≈41865kg=41.9t;
(2)砂:444×1.50×89.8×(1+5%)≈62797kg=62.8t;
(3)石子:444×2.50×89.8×(1+5%)≈104662kg=104.7t;
(4)水:444×0.4×89.8×(1+5%)≈16746kg=16.7t。

第3题:

高峰期混凝土月浇筑强度4万m3,月工作日数25d,日工作小时数20h,不均匀系数1.5,混凝土生产系统小时生产能力为( )。

A.60m3

B.120m3

C.600m3

D.213万m3


参考答案:B

第4题:

某混凝土工程,高峰月浇筑强度为25 万m3,月平均浇筑强度为18 万m3,不均匀系数为1.3,则需求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为( )。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特大型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小时生产能力=1.3*25 万/(25*20)=650m3/h。
拌合系统生产能力分类表:

所以需求混凝土拌合系统规模为大型。

第5题:

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Qh≥1.1SD/(t1-12),其中:S——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m2), 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m), t1——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t2——一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人仓所经历的时间(h)。Qh≥1.1SD/(t1-t2) = 1.1X400X0. 4/(3-0. 5) = 70. 4 (m3/h)。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大型海上工程孤立墩混凝土承台施工,其混凝土的配合比(胶凝材料:砂:碎石)为1:1.50:2.50,水胶比为0.40,胶凝材料总用量为444kg/m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5h,终凝时间为5.0h,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承台底标高为+1.0m(理论深度基准面,下同),顶标高为+5.0m。9根直径1.2m的大管桩伸入承台混凝土中2m。
承台施工时桩芯混凝土已提前灌注完成。
施工水域潮汐为规则半日潮,施工日的潮汐表见下表。因承台尺寸较大,施工用非水密模板。采用有效生产能力为50m3/h的混凝土拌合船,承台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厚度为1.0m,分四层浇筑,自下而上分别为300mm、300mm、200mm、200mm。
海上浇筑混凝土要在水位以上进行振捣,在初凝前底层混凝土不宜被水淹没。
施工日潮汐表

问题
1.本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总量是多少?本承台混凝土的第一次浇筑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2.何时开始承台混凝土第一次浇筑对赶潮施工最有利,并说明原因。
3.通过计算第一次浇筑的底层和顶层混凝土浇筑时间及潮水涨落潮时间,判断所用拌合船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4.为完成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拌合船至少需要准备胶凝材料、砂、石子、水各多少?(材料的损耗率按5%计,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5.写出提高承台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答案:
解析:
1.本承台混凝土的浇筑总量:10×10×4-9×3.14×0.62×2=379.65m3 本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量:10×10×1=9×3.14×0.62×1=89.83m3
[分析]掌握工程量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出工程量。
2.在落潮的过程中,5:00时(或潮位落至+1.0m,承台底模板刚露出水面)。
原因:选择此时浇筑,可利用落潮时间,延长混凝土浇筑到被水淹没的时间。
[分析]了解赶低潮施工的原理,能正确确定赶潮开始施工的时间。
3.底层和顶层混凝土对应的顶面标高分别为+1.3m和+2.0m。
当潮位落到+1.0m的5:00钟开始浇筑混凝土。
潮水回涨到+1.30m的时间是7:30,需要的时间是:7.5-5.0=2.5h。
潮水继续涨到+2.0m需要的时间是:(内插计算)(8.5+0.5×9/27)-5.0=3.67h
[分析]掌握查潮汐表和内插法计算某时潮位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用50m3/h的混凝土拌合船赶潮浇筑承台第一次混凝土。浇筑至各层需用时:
浇筑完第一层300mm混凝土耗用时间:89.83×0.30/50=0.54h
振捣本层混凝土的最终时间为5+0.54=5.54h,即5:32,此时潮水低于1.0m的振捣标高,是在水位以上振捣。
浇筑完第一次全部1.0m混凝土耗用时间:89.83/50=1.80h
振捣本层混凝土的最终时间为5+1.8=6.8h,即6:48,此时潮水低于1.8m的振捣标高,是在水位以上振捣。
[分析]掌握“海上浇筑混凝土要在水位以上振捣”的计算和判别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判断。
对于5:00开始浇筑,初凝时间1.5h的混凝土,浇筑完的第一层300m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54+1.5=2.04h<潮水涨回的2.5h;
浇筑完的第一次1.0m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80+1.5=3.30h<潮水涨回的3.67h。
(或潮水涨到对应的混凝土顶面的+1.3m和+2.0m标高,需要的时间是2.5h和3.67h,晚于各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用有效生产能力为50m3/h的混凝土拌合船赶潮第一次浇筑承台混凝土可行。
[分析]掌握“海上浇筑混凝土初凝前不宜被水淹没”的计算和判别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判断。
4.备料量计算:
(1)胶凝材料:444×89.83×(1+5%)=41.88t
(2)砂:444×1.50×89.83×(1+5%)=62.82t(或41.88×1.50=62.82t)
(3)石子:444×2.50×89.83×(1+5%)=104.7t(或41.88×2.50=104.7t)
(4)水:444×0.40×89.83×(1+5%)=16.75t(或41.88×0.40=16.750
[分析]掌握根据实体工程量和损耗计算备料量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5.提高承台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选用优质的原材料;
(2)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3)采用环氧涂层钢筋;
(4)采用混凝土涂层保护。
[分析]了解提高承台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第7题:

某大型海上工程孤立墩混凝土承台施工,其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 : 1.5 : 2.50,水灰比为0.40,水泥用量为444kg/m3。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承台底标高为-0. 5m,顶标高为+ 3. 5m。9根直径1. 2m的钢管桩伸人承台混凝土中2m(桩芯混凝土已提前灌注完成)。施工水域潮汐为规则半日潮,施工期低潮位-1.0m、高潮位+ 2. 5m。 承台施工用非水密模板,承台混凝土分3层浇筑,底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0m,规范对赶潮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是在混凝土初凝前其顶面不能被水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 1. 5h)。
问题:
(1)承台混凝土的浇筑量是多少?承台底层混凝土的浇筑量是多少?
(2)何时开始浇筑承台底层混凝土对赶潮施工最有利?
(3)用有效生产能力为50m3/h的混凝土拌合船浇筑承台底层混凝土可否满足规范对赶潮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要求?
(4)为浇筑承台底层混凝土拌合船至少要备料水泥、砂、石子、水多少(材料的损耗率按5%计)?
(5)为使承台使用年限达到50年不大修,保证其耐久性的首选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承台混凝土的浇筑量:10×10×4-9×3. 14×0. 62 ×2 = 379. 6m3。
承台底层混凝土浇筑量:10×10×1-9×3. 14×0. 62 × 1 = 89. 8m3。
(2)在落潮的过程中,当潮位落至-0.5m(承台底模板刚露出水面)时开始浇筑混凝土对赶潮水施工最为有利。


(3)
【第一种思路】
潮水从+ 2. 5m降至-1. 0m(总计3. 5m)的时间是6h12. 5min(6. 21h)。
潮水每涨(落)lm所需时间为:6. 21/3. 5 = 1. 77h。
潮水从-0. 5m落至-1.0m再涨至+ 0. 5m (底层混凝土顶面)所需时间:1. 77×(0. 5+0. 5 + 1. 0)=3. 54h。
用有效生产能力50m3/h的混凝土拌合船浇筑底层混凝土所需时间:89. 8/50 = 1. 8h。 底层混凝土浇筑时间与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和为:1. 8 + 1. 5 = 3. 3h。
3. 54h>3. 3h,所以用有效生产能力50m3/h的混凝土拌合船浇筑底层混凝土是可以满足规范对赶潮浇筑混凝土施工要求的。
【第二种思路】
底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初凝结束的时间是:3.3h。
3. 3h的时间内潮水从-0. 5m降至-1.0m再涨至的标高是:
(3. 3/1. 77)-(0. 5 + 0. 5+0. 5) = 1. 86-1. 5 = +0. 36m 还没有淹没底层混凝土的顶面(+0. 5m)。
所以是可以满足规范对赶潮浇筑混凝土施工要求的。
(4)备料
1)水泥:444×89. 8×(1+5%) = 41. 9t。
2)砂:444×1. 50×89. 8×(1 + 5%) = 62. 9t。
3)石子:444×2. 50×89. 8×(1 +5%) = 104. 8t。
4)水:444×0. 4×89. 8×(1 + 5%) = 16. 76t。
(5)首选的保证措施是:选用高性能混凝土。

第8题:

请教:2011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命题权威试卷9第1大题第14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4 题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按平浇法施工,高峰月浇筑强度为8000m3/月,小时不均匀系数取1.4,每月工作天数按25d计,每天工作小时按20h计,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为200mz,浇筑分层厚度为0.25m,所用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h,终凝时间为8h,混凝土熟料从出机到人仓经历0.1h,则该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系统的实际小时生产能力需达到(  )m3/h。

 


正确答案:D

第9题:

(2011年)某水闸底板混凝土采用平浇法施工,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则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 )m3/h。

A.64
B.70.4
C.320
D.352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某水利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引水隧洞和电站厂房等建筑物组成,最大坝高123m,水库总库容2x108m3,电站装机容量240MW。本工程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二:施工单位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17),先按高峰月浇筑强度初步确定了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最大混凝土块浇筑面积400m2,浇筑层厚40cm,混凝土初凝时间按3h 计,混凝土从出机口到浇筑入仓历时30min。同时又按平层浇筑法计算公式Qh≧Kh*S*D/(t1-t2)复核了混凝土生产系统的小时生产能力。
问题:指出事件二Qh 的计算公式中Kh、S、D、t1、t2 的含义,并计算该工程拌合站小时生产能力最小应为多少?


答案:
解析:
Kh—小时不均匀系数;S—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面积;D—最大混凝土块的浇筑分层厚度;t1—混凝土初凝时间;t2—混凝土出机后到浇筑入仓的时间。混凝土初凝条件校核小时生产能力(平浇法施工)计算公式:
Qh =1.lSD/(t1-t2)=1.1*400*0.4/(3-0.5)=70.4m3/h。

更多相关问题